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走心”的批注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体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赋予学生感知文本的能力和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进行“走心”的批注阅读,就是实现学生自主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批注阅读的积极性
  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读书就像水过地皮湿,只是看个热闹,读过之后没有印象,也有老师反馈,学生读过文章后没有弄懂文章要表达什么,囫囵吞枣,读过就忘。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老师事无巨细地分析,学生走耳不走心……面对这样的阅读现状,调动学生批注阅读的积极性,教给学生批注阅读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批注阅读的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体验文章的内涵,尊重个体的阅读感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找准批注的切入点
  良好阅读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批注方法。首先,批注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其次,诗有诗眼,文有文心,要依据文本的主题,通过深入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脱离了主题,学生在课文重点、难点外兜圈圈,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离,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课文的主题和重、难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探究文本的疑惑点
  从学生疑难处寻找进行批注阅读的专题。如《花瓣飘香》一课,学生提出:乍看这个题目以为是写花的,读了文章发现其实是写人的,为什么赞扬一个懂事小女孩的课文,却要以“花瓣飘香”为题目呢?把来自学生的问题作为研读的中心,阅读教学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2.探寻文本的矛盾点
  从课文中的矛盾点确立探究的主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教学《狼和鹿》,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发现: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人们捕杀的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反而成了“祸首”呢?寻着这样的一条线索,让学生进行批注阅读,定能发现矛盾的真正原因,文字背后呈现的情境定能深深印在学生的心田。
  3.探索文本的内涵点
  课文中有许多语意双关或者含义深刻的语句,这也是很好的切入点。《金子》一课,在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都出现的“金子”一词,同样的词语,但所蕴含的寓意却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是不同的呢?”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读、批注,能串联统领全文,对课文的理解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探求文本的空白点
  文本中有许多空白点留给读者拓展想象。如《軍神》一文,发现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则是一个空白,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批注人物的内心世界,来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师根据文本的不同类型,抓住一两个能引领全文的中心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关键处进行批注,有的放矢,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的真谛,提高阅读的能力与效率。
  三、以文为本,培养学生养成批注阅读的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批注阅读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与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批注方法,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成了语文老师又一项重要的任务。
  1.理解式的批注
  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内容、体裁都比较丰富,在阅读同一篇课文时,不同的学生理解与认识也不相同。当学生发现自己能够理解或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时,阅读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是他们自主思考的结果,能够体现出其特有的思想。比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一文时,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针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批注,例:“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等
  2.评价式的批注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作为文本信息的加工者与接受者,会根据个人的理解与感悟,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文字、遣词造句、写作特点、文章结构等进行评价。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课文中两次出现了俄罗斯老人杰斯潘的猎枪,分别为“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和“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这里让学生对猎枪出现的地方进行评价。有的学生一开始也会认为老人喜欢打猎,做出“这仅是一位爱打猎的老人”的评价,此时,老师适当地进行点拨:“既然老人这么喜欢打猎,猎枪为什么会被挂了起来呢?”学生通过再次阅读,发现老人被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所感动,从此,再也没有打过猎,从而学生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将猎枪挂在墙上”,由此对文本做出正确而深刻的评价。
  3.抒情式的批注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其产生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也能打动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的深刻感悟,抒发其情感。例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时,对徐悲鸿刻苦学画进行了描写,体现了徐悲鸿不知疲倦、潜心提高画技的刻苦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可贵精神。
  4.感悟式的批注
  阅读课文时,学生会遇到部分能够激发其思维的语言文字,或者是有特色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会产生一些感悟。比如,教学《荷花》时,让学生阅读描写荷花外形的句子,并批注个人感悟,提示学生可以从修辞方法、品词析句等方面做批注。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文中描写荷叶和荷花外形的内容,从这些内容中感受到荷叶多而茂盛,生命力顽强,荷花清新美丽,体会作者赞美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走心”的批注阅读让学生找到了读书的乐趣,拥有了自主思考、独立表达的能力。“走心”的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是学生情感的真实流淌,是生命的轻舞飞扬……批注,让阅读更有活力,让语文课堂充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