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高年级是习作技能培养的重要阶段,而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分析了秦皇岛市Y学校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为促进小学习作教学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对策
  doi:10.16083/j.cnkl.1671-15 80.2019.06.02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9) 06-0105-04
  一、引言
  写作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重要技能。小学高年级是习作技能培养的重要阶段,对高年级习作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小学习作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研究发现,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缺乏正确引导以及不合理的教学方式等。小学生平时不注重阅读、生活体验少,导致素材积累少,因而作文缺乏真实性。有研究者认为应试教育、大班授课对小学生习作有负面影响。研究者们还探讨了促进小学习作教学的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如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作文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作文的新颖性,或使用情景化、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习作教学。研究者提出了三维立体发展性评价模型、作文档案袋评价方式以及自我评价等习作评价方式来促进习作教学效果。
  综上,以往研究对小學习作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并结合多种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促进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提供实证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对秦皇岛市Y学校五六年级随机发放问卷250份,收同问卷246份。同时对该校五六年级的20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20份,收同问卷17份。
  (二)调查工具
  自编学生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阅读及写作习惯、作文及写作态度等维度。自编教师调查问卷,包括教师的习作教学模式、对习作修改及讲评情况等维度。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的阅读及写作习惯
  数据分析得知,很喜欢读书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2%,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较大的阅读兴趣。78.5%的学生喜欢故事、童话、小说、传记文类的书。在阅读时间方面,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仅占22.3 0Zo。调查还发现,仅有12.6%的学生每天记日记,60.9%的学生会在有所感悟的时候写.26.5020的学生除完成老师布置作业外,没有写作习惯。可见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
  2.学生对习作课、写作的态度
  数据分析发现,有63.0%的学生认为习作课轻松有趣,28.5%的学生认为习作课有时有趣,认为习作课无趣的有8.5%。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习作课是有趣的。数据分析还表明,90.6%的学生喜欢写作,说明大多数学生是喜欢写作的。
  3.学生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式
  关于写作中遇到的困难,56.5%的学生写作遇到的困难是“不知道如何表达”,2 7.6%的学生写作时“不知道如何突出重点”,2 7.2%的学生写作遇到的困难是“不会具体写”,23.9%的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因此,小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还是不会表达。数据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写作遇到困难后,69.9%和43.5%的学生分别选择求助书本和网络,34.2%的学生选择求助老师。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向老师求助。
  4.学生对教师评语的评价及对待方式
  由数据可知,93.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评语对提高写作有帮助,2.9%的学生认为教师评语对自己的写作无帮助,3.3%的学生提到教师不写评语或看不懂教师评语。这说明,教师对习作的批改对大多数同学的写作有促进,但是也存在不写评语、评语意思不清晰的情况。数据分析还发现,80.9%的同学能根据评语积极修改,而19.1%的同学不会修改。关于教师对学生修改习作检查情况的分析表明,仅有34.2020的学生会按照教师要求修改习作。
  (二)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1.教师上习作课的频率、习作教学课堂氛围
  调查结果显示,64. 7%的教师两周上一次作文课,29.4020的教师一周上一次。但也有教师三周上一次,未达到课标要求的“每学年上16次习作课”。关于习作教学课堂氛围的调查中,70.6%的教师认为学生比较喜欢习作课,习作课上能做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习作教学态度、习作教学模式
  数据分析表明,64.6%的教师比较喜欢上习作课,其余老师都是很喜欢或一般喜欢,表明绝大多数教师还是较为喜欢上作文课的。在备课方式的调查中,“根据学情,自己写教案”或“借鉴教案,适当修改”的教师分别占41.2%、52.9%,还有5.9%的教师直接按照参考书上的作文教案进行教学。
  调查发现,教师进行习作指导的侧重点依次是选材(94.1%)、立意(88.2%)、审题(82.4%)、表达( 82.4%)以及布局谋篇(64.7%)。教师最赞成的习作教学方式依次是“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写作”( 70.6%)、“提供范文,分析讲授,学生独立完成作文”(1 7.6%)和“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指导写作”( 11.8%)。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依次是“根据作文类型灵活选择方法”( 70.6%),“创设具体情境”( 11.8%)以及“分析范文”(17.6%),说明大部分教师习作教学方法是比较灵活的。
  3.教师对习作修改情况
  关于教师对习作修改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1.2%的教师“勾出作文不恰当地方,给出修改意见”,35.3%的教师“直接在作文上给学生进行修改”,23.5%的教师“进行面谈,对需修改的内容进行沟通指导”。另外,教师赞同的习作修改方式依次是“鼓励学生互评互改”(41.2%)、“鼓励学生自我修改”(23.5%)、“从学生作文中提供范文,集体修改”(23.5%)、“教师自己批改”(11.8%)。   4.教师对习作的讲评、对学生修改习作的检查情况
  数据分析表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方式有:“等级和评语”( 76.4%)、“等级”(11.8%)和“分数和评语”(11.8%)。关于对学生习作的讲评情况,64.7%的教师“有选择性地讲评”,23.5%的教师“下次作文附带上次作文的讲评”,5.9%的教师“每篇都详细讲评”,5.9%的教师“从不讲评”,表明,有些教师并不重视习作讲评。
  数据分析还发现,76.4%的教师几乎不要求学生修改习作,此结果与学生问卷的结果一致。而且,在给出修改意见的作文中,只有35.3%的教师每次都会检查学生修改后的习作,其余的教师偶尔会再次检查,因此,教师并不重视对修改习作的检查。
  四、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对课标要求落实不足
  首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 00万字。本调查发现,仅有22.3%的学生能达到课标的阅读要求。其次,教师习作教学任务不达标。调查发现,有教师三周才上一次习作课,显然没有达到课标要求。作文课上课次数太少,一定会影响作文课教学效果。
  2.习作指导效果不佳
  首先,不重视习作审题指导。审题在习作教学中处于首要地位,审题不清,不能够写出好的作文。调查发现,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并没有把如何审题放在重要的位置。其次,缺乏习作过程指导。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难后,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向老师请教。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并不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忽视过程指导。最后,习作指导方法不当。从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有1 7.6020的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主要采用提供范文的方法,但模仿范文更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主要模仿范文,会使学生思维受限,导致习作毫无特色。
  3.忽视习作评改环节
  首先,过于注重习作等级划分。教师问卷调查发现,所有教师都会对学生习作进行分数或等级评定,习作讲评时会根据等级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或批评,导致水平较差的学生产生挫折感,丧失写作兴趣。第二,评价标准不统一。分析学生习作文本发现,对习作水平较低者教师主要点评标点、错别字等习作细节方面,而对习作内容很少点评。对习作水平较高者,教师主要对习作内容进行点评,但会忽视标点、错别字等习作细节方面的评价。第三,忽视习作讲评。调查表明,有的教师从不讲评习作,有的教师在上习作课时会简单地对上次学生习作情况进行讲评。讲评习作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安排专门的习作讲评时间进行讲评。第四,对学生习作修改无要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很多教师并不给出习作修改意见,而是直接对学生习作进行修改。即使偶尔给出修改意见也不会对修改后的习作进行检查,而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形成。
  (二)学生方面
  学生在习作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未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调查发现,仅12.6020的高年级学生每天记日记,26.5%的学生从来不记日记,其余学生偶尔写一写。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升,导致写作时无话可说或表达困难。其次,习作脱离现实,缺乏真情实感。根据学生习作文本分析发现,很多习作都有夸大、脱离生活的成分,说明很多小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缺乏生活体验,导致习作空洞虚假、感染力差。
  五、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
  基于前面的調查,多数同学课外阅读量并没达到课标要求,有教师未达到课标要求的习作教学任务量。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意识到习作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强课标学习,要熟知课标中各阶段的习作教学内容及相应的要求,以促进习作教学效果。另外,调查发现,教师并不重视作文审题、学生写作过程指导及习作讲评等习作教学重要环节,进而影响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认识,不断完善习作教学过程,才能促进习作教学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观察发现,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习作的主题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写出的作文才富有感染力、吸引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体验生活,在习作教学中运用情境式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合理情境,激发相应的情感,以促进学生习作的真实性、感染力。
  (三)完善评改方式
  首先,淡化等级划分。教师应弱化对分数与等级的重视程度,在平时的习作练习中,减少对作文的优劣划分,让学生能自由、轻松地写作。其次,统一评价指标。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习作要求制定统一的习作评价标准,从习作内容、言语表达及书写细节三方面评价学生习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习作的真正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第三,引导学生参与评改。调查发现,教师并不重视学生习作修改。学生互评互改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式。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并给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他人的评阅意见进行修改,并再次互相评阅。最后由教师抽取部分习作对修改情况进行点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既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又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四)加强写作训练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但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写作练笔,逐渐培养写作的乐趣。同时,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将每日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习作技能也会提高;其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学生习作存在脱离现实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将感悟形成习作。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做到写作时有话可说、真情流露。   (五)注重个别化指导
  因材施教原则是重要的教育原则。教学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等方面的特点,采用个别化教学。作文教学同样应当遵循个别化的指导原则。首先,为每个学生建立习作成长记录袋。采用成长记录袋,可以记录每个学生每一次习作的优点及不足之处。通过成长记录袋的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习作水平的发展过程、学生习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同时,学生也可以看到自身的进步,以提升写作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其次,针对不同习作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同习作水平的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不同。习作水平较好的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知道如何突出重点、主次区分不明确。教师应当针对这方面进行进一步指导。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材,导致写作困难、作文效果不佳。这部分学生占绝大多数,对于他们,教师应当关注选材指导。而习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很难把事情写具体,表述的内容一概而过,不深入、不感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当加强具体化写作指导,要求他们多观察、多练笔。第三,习作指导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如有的学生较内向,遇到困难不会主动求助,教师可以多关注、多鼓励。总之,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症下药,促进每位同学尽快成长。
  [参考文献]
  [1]冯仕江.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2).
  [2]叶科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教育评论,1995( 04).
  [3]郭根福.小學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1998(12).
  [4]赵金荣.试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 (11).
  [5]杨瑞.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6]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7]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1.
  [8]司巧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15).
  [9]侯改芳.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10]郭家海.基于核心素养的AFL作文评价模型建构[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 01).
  [11]聂明明.艾斯纳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理论在小学作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