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介绍了校园网络贷款的定义,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在W高校网络贷款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高校网络贷款的3个对策,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学校和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
关键词:高校;网络贷款
一、研究背景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智能手机可以用来即时通信,也可以用来上网,当前在校大学生智能手机普及率接近100%,这也为校园网络贷款这一不良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互联网的开放性、时效性、便捷性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消费习惯由保守转向开放,预支消费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以屡见不鲜。在这种大背景下,校园网络贷款在高校中逐渐发展起来。很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不切实际的消费需求,选择了校园网络贷款,因为绝大多数的校园网络借贷并不合规合法,甚至很多名目的校园网络贷款实质上就是高利贷。
如果学生掉进校园网络贷款的陷进,就会被各种野蛮方式催款,甚至有些学生被逼自杀,自2016年以来,因为校园网络贷款的悲剧被媒体屡屡报道。例如,2016年,10G裸条资源事件,曝光了多名受害女大学生,更曝光了校园贷行业中裸持借贷这条灰色产业链;2017年吉林长春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此案涉及12省市的150余名大学生。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因为再不严加控制,那么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概念定义
网络借贷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发展优势,可以不需要出门就能够直接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上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审贷步骤,不仅包括各种网络借贷的申请条件和要求、准备申请资料,甚至是最终递交贷款资料的申请程序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的网络借贷模式。”校园网络贷款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三、W大学校园网络贷款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是W大学在校生共8851人,大一2971人,大二2852人,大三3028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600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各年级抽取样本数都为200人,根据各年级男女比例,分配各年级男生名额为大一85人、大二80人、大三75人,其余名额为女生。问卷发出600份,收回534份,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85.3%,通过封闭式调查问卷获得数据后,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保证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二)调查结果
第一,态度分析。通过调查显示,当被调查的学生出现资金短缺时,会选择校园网络贷款的是67人,占比13%;不会选择网络贷款的是445人,占比87%。從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知来看,有15.2%的调查者认为其可信,不太可信或不可信的占84.8%。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不认可、不接受的。
第二,行为特征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2.2%的学生选择校园网贷是因为手续简单,操作便捷;48%的学生认为校园网络贷款的利率低,这是他们选择其贷款的重要原因,其实校园网贷真实利率非常高,学生只是被各种说辞所蒙蔽;41.5%的学生选择它是因为放款速度快。被调查者中已经有过校园网络贷款的学生,他们的借款用来购买电子产品的占比46.5%,购买日用产品的占比34.9%,购买奢侈品的占比15%。当网络借款进入还款阶段时,还款方式主要是父母代还、向亲朋好友借钱还款、再向其他网贷平台借新款还旧款,或者是不还款。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的用途并不是必须的,而且学生忽视了自己的还款能力,他们没有经济收入,很容易造成违约风险,给自身带来各种麻烦,严重的损害自己的荣誉及身心健康,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带来困扰。
四、校园网络贷款的治理措施
一旦身陷校园网络贷款,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往往使其无法还贷,不法分子就会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甚至部分学生借新补旧,导致陷入“连环贷”的陷阱,导致各种悲剧的发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坚决杜绝校园网络贷款的发生。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弘扬合理消费的美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W高校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文化节活动等活动,普及相关网络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辨别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做到不攀比消费,不过度消费,远离校园网络贷款。
(二)高校加强监管力度
以W高校为例,一是学院重视潜在的校园贷风险,并严加防范,学院通告微信公众号、学院网站、广播站定期发布关于校园贷危害的相关信息,及时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发动全院师生严查通过小广告、电话等方式进行的校园贷业务,建立预警机制,斩断校园贷的传播途径,三是W高校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考察,避免出现不作为的现象,强化师生互动,以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三)政府要出台政策,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政府要在网络金融上出台详细的监管政策,不能让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有漏洞可以钻;其次政府要提高网络金融的准入标准,对违规违纪的平台坚决取缔;第三政府可开设匿名网络举报渠道,全民参与禁止校园贷。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董峰.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及其风险研究,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5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