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教师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实际中多个方面体现培养学生如何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
常听说许多教师叹气:“这个问题我讲了多少遍,学生还是照错不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师讲清楚的知识,学生学得牢固的知识,远不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因而教会学生“思考”,应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旋律。
一、講授新课是教会学生“思考”的良好时机
教材出现的知识结论中,隐含着许多曲折、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在讲授新课时,通过讲授的思路,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切实地将思维方法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认识化学知识的同时,去体味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规律。这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增进科学素养的最佳选择。
为在讲授新课同时教会学生思考,应力求使讲课变成对事实和现象的探索活动,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基础,引导他们进行思维和想象,使他们在不断思考中接受新的知识。如“盐类的水解”作为新课的设疑,提出判断H2SO4、NaOH、Na2CO3、NH4Cl、NaCl五种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是学生已知的,而盐溶液应显什么性?学生根据正盐本身不能电离产生H+或OH-,认为呈中性。接着让学生亲自测定Na2CO3、NH4Cl、NaCl溶液的pH。现在的问题是与纯水比较,引起盐溶液pH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根据已知酸碱溶液酸碱性的分析,学生自然想到其原因与水的电离平衡有关。对上述三种盐分析后,再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概括总结出盐类水解的实质、条件与规律,总结为“都强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弱弱具体定”。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配制FeCl3溶液、以Al2(SO4)3和NaHCO3作为灭火器中的试剂等。经过这一完整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易于理解知识本身,而且从中体会如何根据实验和已知知识对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有序思考,学会如何运用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归纳、演绎方法,培养懂分析、善思考的能力。
二、习题课是训练学生学会“思考”的广阔天地
首先,习题课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引导学生对各种化学事实、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解释和说明,是训练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尽管高考中说理题的分量不重,但我始终认为它应成为习题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为什么在80℃时,纯水中的pH小于7?这个问题看来简单,多数同学的回答都能沾点边,但都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在于不能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pH的大小与[H+]密切相关,pH小于7,是因为与室温时相比,[H+]增大。在纯水中[H+]增大的原因是什么?只能是水的电离度增大,依题意水的电离度增大,一定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为什么电离度会增大?原因是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所以回答问题时应从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入手。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有序的思考,回答问题时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思路清晰,因果明确。
其次,习题课应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反复思考、总结和运用,在加强双基的同时,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充分利用课本的习题或编制少量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引导学生在广泛思考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总结规律,进而自觉地把概括的东西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训练新信息处理的思维方法。如下例题:已知HCHO中C的质量分数为2/5,求HCHO在CH3COOH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启发学生分析:若分别求算,由于混合物中两种物质比例未知,无法求解,只有分析两种物质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共同点是最简式相同。最简式相同潜在的含义是什么?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相同。即CH2O和C2H4O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无论以怎样的比例混合,只要算出甲醛中氧的质量分数即可,现已知甲醛中C的质量分数,根据碳氧质量比立即可求。找出一般规律。如何应用这一规律来解决问题?可以创设新的问题情景,以启迪学生思维。
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对习题的广泛思考、讨论,适时地创设新的问题情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指导是提高学生“思考”水平的有效途径
复习课担负着强化知识和提高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双重任务。强化知识的目的,不仅是扩大知识贮存的量,更重要的是提高知识贮存的质,即贮存经理解的、结构化系统化的、便于提取应用的知识、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己整理已学知识,在整理旧知识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如从结构相似的物质F2、Cl2、Br2、I2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差异性、递变性和特殊性;从组成相似的CO2、SiO2中找出物理性质的不同点,认识基本区别的原因,从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理解其相似理由;从醇、羧酸不同类别的物质中找出它们的共性,理解羟基官能团的特性等。学生在对这些知识的整理过程中,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广泛的联想,反复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
总之,怎样教会学生积极地“思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为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郭瑞祥.对高中化学教学中高考复习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9(14):216.
[2]赵润山.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学周刊,2019(16):92.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6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