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四敢”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的数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做数学、爱数学”的激情感是我们每一个数学从教者的责任和义务。笔者认为,从“说、想、动、疑”四个层面入手,持续地进行数学习惯的培养,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育人质量、提高学生数学激情都会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数学课堂;敢说;敢想;敢动;敢疑
  记得一位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出示一个圆,分别去问大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大学生要么回答是圆,要么不敢回答。幼儿园小朋友的答案千奇百怪、丰富多彩。作为一个教师听了这个故事,我相信一定心有感触。我认为当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要培养学生四种基本素质,即“敢说”“敢想”“敢动”“敢疑”。至于像其他素质如合作能力等,都离不开这四种基本素质。下面就谈一谈本人的看法。
  一、敢说
  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据其思维的主导地位。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发挥利用儿童的这一思维特点呢?这就要求我们数学从教者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特别是要关注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这一点在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和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交流机会日益趋少,显得更为重要。孩子是一定要走向社会的,将来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高度合作的社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非常有利于课堂的教学生成,同时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各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教材特点,把这三者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见解,致力于使他们敢于表达见解,勇于暴露思维,进而达到一吐为快、不说不快的境地。具体操作上,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并引导其说话的方法。一开始可让学生们学着说、试着说,接下来则让其小声地自言自语、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最后达到大家抢着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以营造出一种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在说话内容与形式上,可能有教师简单地去把它与朗读、回答问题等同起来。而我认为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上主动地去互相评价、相互质疑、相互辩论就能提高教学效率。“理不辩不明”,在辩论中去交流,去进一步理解更能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在一次次的评价与质疑活动中,学生的说话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如在教学中,我曾出过这样一个辩论题:“正方形也是长方形”,问题提出以后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错的,这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是对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平静的教室顿时炸开了锅,此时的教室俨然成了辩论场,最后这道题在学生们的相互质疑、互相辩论中得以顺利解决。
  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有价值的情节,提升自身的教学机智,给学生创设想说的氛围,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想说、愿说、敢说。记得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曾在课堂上这样鼓励学生说:“你读得真好,我感觉怎么像赵忠祥说动物世界呀!”试想在这样的活动中,又能有几个学生不愿说话呢?
  二、敢想
  有位科学家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过去如此,在现代日益高速发展的知识社会,更彰显其魅力。试想科技的每一点进步怎能离得开想象!是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沉思?是蒸汽机的发明?还是飞机的上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本应是有利于孩子主动地去进行观察、思考与猜想的。而以笔者所教的四年级学生为例,真正具备独立想象能力的孩子不足全班的1/4。这一结果让我们警醒。
  究其原因在于:(一)长期以来的课堂结构与学习习惯使学生惰性思想比较严重,不愿意去想;(二)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数学内容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不愿意去想;(三)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取舍上没有给学生提供机会,学生没有机会去想;(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干预使他们不愿意去想、不知道怎么去想、也或许不敢去想。一个失去想象力的民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是不是由于我们简单机械的教学活动,才导致孩子们想象力的缺失?当然,我要说的想象也包括对数学的猜想。想象和猜想是一对孪生姊妹,想象加上猜想会取得1+1>2的效果。其实学生无论在在课堂还是课后,只要善于想象,教师一定要珍惜这智慧的火种,而且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也并不一定要求其结果,主要是教给学生想的方法,使他们敢想、会想。
  三、敢动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创举!坐在鸡蛋上孵小鸡,多么可笑的举动!正是由于没有这样的“动”,才导致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与国外的巨大差距。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回过头检视我们的传统教学,虽不能说像闻一多先生写的《死水》,但是与课标的要求也相去很远。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脱离动手实践,更不能依赖单纯的记忆与模仿。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理应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正是由于我们说教得多了、包揽得多了,学生才“动”得少了,也就导致了理论与实际的脱钩。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轴对称知识有清晰了解,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面镜子,让他们在镜子中观察物体成像,形成表象,再通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的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在学生建立了概念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们动手画一画,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要领。在知识拓展层面,我让学生们通过剪一剪的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比如囍。课后又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去找寻轴对称图形,为我们班(或者家庭)设计一个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形象标识,带到班里交流展示。这一系列的动手过程,让学生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从具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大胆动手,能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无形之中爱上数学。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正好本末倒置,因此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教学行为,有必要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上使孩子“动”起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让学生们要“动”、想“动”、会“动”。
  四、敢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培养孩子敢于说“不”的能力与勇气,培养他们的“否定精神”,在学习活动中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去无原则地盲从。哥白尼因为敢于怀疑,从而创立了“日心说”理论;也正是由于两弹元勋的怀疑精神,改动了前苏联专家的图纸,才有了我国原子弹的准时爆炸;也正是《凤凰涅槃》中的凤凰与生俱来的怀疑精神与否定精神,才有了它们的新生。学生的学习也一样,看看我们的学生,又有几个具有这样的精神?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敢于辩论、敢于质疑,事理在辩论中更清晰,知识在质疑中更易理解。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中,要勇于打破原来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课本,创造性使用教材,合理设计方案,科学地跳出课本,将数学知识的建构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主动去质疑探索数学的奥妙。
  具体做法是:(一)鼓励学生们加强生活积淀,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有疑;(二)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大胆想象、敢于动手,会疑;(三)在学习生活中主动与同学们交流,析疑。生活因为自信而美丽,是因为有了怀疑才更精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活动理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而又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探索性地去学习数学。敢说、敢想、敢动、敢疑,让数学学习活动更有意义,能“活”起来、“动”起来。
  参考文献:
  [1]蒋艳.让动手操作更有效——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J].长三角(教育),2012,(9).
  [2]于海燕.以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J].小学教学参考,2001,(1).
  [3]张正洲.浅谈课堂质疑[J].保山师專学报,20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9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