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目前,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能力。以广西为例,分析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高职衔接发展的措施,为实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做铺垫。
[关 键 词] 中高职衔接;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66-02
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教育部统计,全国职业院校有1.17万所,其中中职院校有1.03万所,年招生559.41万人,在校生1551.84万人;高职院校1418所,年招生368.83万人,在校生1133.7万人。说明中高职衔接逐步进入稳定阶段了,也完善了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让更多的人成为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本文以广西为例,发现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课程体系与授课内容重复度高、管理脱节形成各自为政态势、教材不衔接等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
一、中高职衔接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高职教育衔接才逐渐开始发展。虽然,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起步晚,但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近几年在各个省份设立试点,在实践中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发展。2010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文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文件,充分说明中高职衔接已成为现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广西“科教兴”政策的不断实施,推动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广西政府在人才培养和人才素质两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指导(桂政办发〔2017〕145号),目的是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使中高职衔接能顺利进行,并提高中高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专升本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整体的办学水平,加快广西各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普及中高教育、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中高职衔接基本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广西地方政府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中高职衔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优化,中高职教育衔接协调模式得以落实,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模式:五年制模式、“2+3”模式。
(一)五年制模式
五年制中高职教育模式的衔接发展是关机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也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广西中高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它是以大学专科学历层次的高素质高级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进行培养。主要是招收参加中考的毕业生,达到录取条件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当成为毕业生时,会拿到教育部统一印刷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此学历是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证书上标有五年制专科的字样。毕业当年还可以参加五年制的专升本考试,可以拥有继续深造本科学历的机会。学校采用“3+2”的模式培养,进入学校的三年内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后两年纳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畴。广西地区中高等职业学校普遍采取“五年制模式”,有利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中高职衔接做铺垫。
(二)“2+3”模式
“2+3”模式最早在2011年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实施,从2011年到2015年报读“2+3”人数增长了1723人,增长了98.17%。这说明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和家长对升入中高职院校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招生计划也不断在扩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通过“2+3”模式来加强中高职教育系统的衔接。“2+3”模式是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目前,在培养目标方面,中職教育以教育为基础培养工厂一线工作人员,高职院校以技术教育为目标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智能型人才。经市场调研,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以“2+3”模式为主对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其主要目标是前两年学生在中职阶段掌握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对本专业领域内的产品熟知,具有基本的产品维护维修、调试、销售等能力,后三年学生在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识度,具有设计、管理、维护的技能。“2+3”模式保证了中高职院校学生具备就业的能力,提升了学生文化层次、学历、技能等水平。同时,补充了广西中高职院校的招收人数,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满足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升了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三、广西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
人才培养是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总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高职衔接中人才培养是中高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中职和高职所属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着交叉混乱的现象。广西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实际应用型技术人才,而高职院校将文化素养和职业技术作为重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培养。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最后在各地区一线进行工作。为了大力发展中高职衔接,必须增强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 (二)课程体系与授课内容重复度高
课程体系与授课内容高度重复,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扩大他们理论学习的知识面,与中职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技能方面有所欠缺,毕业之后的工作中就会显得弱一些。由于我国大力推行课程改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这给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课程的叠加、重复、冲突等问题,使学校课程变得单一,对学生来说太过枯燥。中高职院校应该将课程体系与授课内的重复降低,让课程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中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
(三)管理脫节形成各自为政态势
由于中高职院校之间相互独立、各自发展、缺乏自主交流和协作的意识,导致中高职院校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发展。中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的互动衔接认识不到位,存在着很多误区。没有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在相互协调方面做到全面理解和把控。没有站在开放性、灵活性、区域性的角度去分析职业教育的局限性。中高职院校各自为政使得职业技术技能和素质理论严重脱节,降低了中高职院校的招生率。中高职院校一直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职业教育,缺乏开放性、灵活性,我国的职业教育相对比较封闭,没有做好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衔接,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为了能实现优化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中高职院校要多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教材不衔接
高职院校中主要以理论知识的教育为主,所谓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授课的教材脱离实际,强调科学知识,过于纯理论化,不能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困惑。高职院校的教材与实际的技术技能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各门课程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衔接,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全面了解。课程教材中没有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新方法融入理论学习中,没有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为了让中高职的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方向,要使教材内容与实际联系在一起。
四、广西中高职衔接发展采取的措施
中高职衔接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使其得到有效的解决,广西中高职教育地区提出以下采取措施。
(一)提高认识,构建完整的中高职沟通体系
从中高职院校的内部沟通机制的建立来考虑,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比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更重视院校的内部沟通机制。中高职院校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会导致学生的就业方向不稳定。若两院校之间建立了完整的沟通体系,会促进中职院校的学生继续到高职院校中进行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增加他们的就业面,从而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是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领导,让学生在学习方面获得更多的选择。一个良好的沟通系统能够有效地整合情感要素,充分尊重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行为和心态位置,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中高职院校的良好衔接。
(二)目标一致,形成不同层次人才智能结构模式
人才结构个体结构是人才个体内部诸要素的组合联系方式,是人才个体的德、才、学、识、体等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人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等。在中高等院校中形成不同层次人才智能结构模式,有利于提高职业者的能力。智能结构是体现素质结构的核心内容,通过专业知识为中心,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职业技术技能,提高职业技能的水平。中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不一样,会形成两种不同层次人才智能结构模式,中职院校以技能为主,高职院校以理论为主,两者目标统一,相互合作,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及就业率,能够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三)深化改革,加强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专业建设
教育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优先加强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专业建设是各地区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中高职教育才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逐渐发展,由于国家、政府没有对其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地规范,使得其专业与课程教材出现完全不衔接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处于混乱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这种问题慢慢在改进。加强中高职相互衔接专业的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院校课程资源规范化。
中高职院校的衔接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广西中高职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发如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课程体系与授课内容重复度高、管理脱节形成各自为政态势、教材不衔接等问题。并提出提高认识,构建完整的中高职沟通体系、目标一致,形成不同层次人才智能结构模式、深化改革,加强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专业建设等措施,为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祥.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9(6):237.
[2]赵冉,李洪业.关于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研究[J/OL].品牌研究,2018(S2):208,217.
[3]白蕾,杨登攀.中高职“3+2”分段培养衔接阶段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建议[J/OL].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