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规范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并且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通过对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在对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过程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成果,对国内钻井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钻井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8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2015年〔8〕文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普职沟通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改革,促进中、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标准等的统筹设计与有机衔接。
    加强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钻井技术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现实需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钻井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存在的问题,在钻井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标准等方面的衔接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构建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一、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现状及问题
    新疆目前开设石油钻井专业的中专院校有巴州红旗技工学校、巴音郭檬职业技术学院和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中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我校合作开展“2+3”中高职衔接培养。分析以上几所院校在石油钻井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发现在钻井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高职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区分不明显
    中职和高职两个人才培养阶段在中高职衔接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既相对独立又要统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中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发展,现有钻井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交叉,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较低,有的甚至没有区分,这和实际人才培养定位有很大出入。在目前的钻井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中两者没有有机地衔接起来,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都集中在钻井生产一线,两者在进入该行业初期从事的都是一线操作工作,在岗位就业和职业发展中还没有明显区别。中职毕业生所开设的钻井技术专业课程主要以就业为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过于重视技能的培养,忽视理论教学,而高职阶段实践理论并重,对有意愿升学进入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中职阶段的人才培養方案就不能满足学生升入高职所需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有较大重复
    中高职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主要构成,课程又是课程体系的关键,由此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的衔接,目前高职钻井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较多,而中职对石油钻井技术课程体系的研究较少,大部分中职院校缺乏规范的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更无从谈起,出现课程不能有效衔接的现象,如“金工实训”“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中职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基础”)等多门课程重复开设,只是课程名称稍有差别。最近几年,在国家示范性院校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建设中逐渐有所好转,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课程的开发建设满足了对高职学生技能的培养。目前,高职钻井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大部分专业课程都有明确的课程标准,而中职院校缺乏对课程标准的统一。
    (三)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不衔接
    自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两个建设项目启动后,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建设速度较快,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且钻井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比较而言,中职学校同类课程建设速度相对较慢,没有形成课程标准。目前,我院与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设“2+3”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钻井技术专业,由于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是首次开设钻井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可以借鉴我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取得的经验,统筹制定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思路
    以“能力本位、分段设计”为原则,中高职课程既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中、高职各段的课程内容首先要确保学生取得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除此之外,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中高职应在不同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分工,注重两者之间的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坚决避免两个阶段都“各求其全”。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保证课程的前后衔接,避免课程重复开设与授课内容重复,确保实践技能有明显提升。
    三、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中职教育重基础、高职教育重技能”,以企业需求和石油钻井工职业资格等级标准为依据制定中、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中职毕业生具备步入钻井行业从事钻修井基本操作初级技能,高职学生具备从事钻修井中高级技能,中高职实现初级职业技能到中高级职业技能的衔接。
    (二)课程体系的衔接
    以“能力本位”“通盘考虑、分段设计”和“终身教育”为原则,确保学生能从中、高职各段的课程内容中取得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确保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课程的有效衔接,从而最大限度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确保实践技能有明显提升,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观念。
    (三)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学结合课程
    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标准根据钻井行业场地工、内钳工、外钳工、井架工、副司钻等岗位,以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作为依据,使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与岗位能力相适应,按照学生认知和能力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易到难进行设计,使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有效不重复。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课程根据钻井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钻井工、井下作业工等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出发点,分析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确定课程的定位、任务与目标,依据课程的定位、任务与目标和针对核心能力确定本门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技能点和素质要求,分别确定了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中职为钻井工程、钻井机械和井下作业3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高职阶段核心课程为常规钻井设备操作与维护、钻井液使用与维护、钻井作业、井控技术、常见钻井事故分析与处理5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中高职两个阶段核心课程实现衔接。
    四、结论
    通过对“2+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总结了钻井技术专业“2+3”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原则和方法,以企业需求和职业技能需求为依据制定中、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性,确保中职毕业生具备步入钻井行业从事钻修井基本操作初级技能,高职学生具备从事钻修井中高级技能,中高职实现初级职业技能到中高级职业技能的衔接,使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衔接。
    论文通过钻井技术专业所面向的就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钻井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有利于石油工程类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使钻井行业各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化,满足人才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为石油钻井企业提供更多人才需求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基于“职业任务衔接”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26):72.
    [2]刘京祥.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120.
    [3]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12.
    [4]柳燕君.北京市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72.
    [5]刘培琴.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3(2).
    [6]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涉及于思考[J].职教论坛,2013(3).
    [7]朱雪梅.我國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7):32.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