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敏
[摘 要] 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版课程标准与旧版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高中语文教师面临专业发展意识欠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评价体系限制的挑战,需要及时更新观念,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而推动新版课程标准的执行。
[关 键 词] 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222-02
一、变化与挑战
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课程理念有调整,新版课程标准在原有的育人功能和课程建设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并加强实践,课程目标变成了十二大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也出现了变化,新版课程标准新增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即课程结构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学习要求和十八个学习任务群,这十八个任务群被归置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中。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评价要求也更加完善具体。
(一)专业发展意识欠缺
旧的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已有15年,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授课任务就够了,不会主动思考专业发展方向。语文教师刚入职时都怀抱专业理想,期望自己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和特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的教学条件限制,很多语文教师在入职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长期教学实践,大多数教师的职业激情已经慢慢耗尽,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仅限于表面,缺少深度的人文关怀。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的都是表面功夫,没有真正重视教师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加上教师自己的家庭也带给他们一定的生活压力,大多数教师将教学视为一项赚钱的工作,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二)语文专业知识不够
高中语文教师在入职前一定都储备了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入职后与其他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加上自身的从教经历,语文知识储备勉强可以支撑其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刚入职的语文教师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应用能力不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将精力集中在教科书上。工作了一定时间的语文教师普遍存在跟着考试走的现象,即“考什么就教什么”,基础的语文知识理论对他们来说比不上迅速提分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仅仅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广阔的视野和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
(三)教学能力有待创新提升
旧版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鼓励教师创新。但是,面对高考巨大的竞争压力,旧版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课程标准中附录的优秀篇目成为每一个高中生必须背诵的文章,大量摘录积累作文素材的标准。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语文教师为了赶上课程进度,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法。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留给学生自己看。高中语文教师很少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只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完成学校任务上。语文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考核评价标准不完善
目前,国内教师的评价考核方式依然是以量化考核为主。教师的考核评价有详细的加分和减分标准,依照标准,在学期末给予教师一个最终的评价。高中语文教师的考核涉及课时数量、学生成绩、升学率和科研成果几方面。最重要的是学生成绩、升学率和课时数量,这些直接与语文教师的薪资挂钩。在这样的量化评价方式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最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升学率。学校领导是评价教师的主体,其他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在最终的考核评价结果中占据的分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对教师的评价,一年最多进行两次,评价结果只是一个分数或者等级,具体的评价内容模糊笼统,无法对教师的工作给予恰当及时的反馈。
二、应对与发展
高中语文教师肩负着执行新版课程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应当积极应对挑战,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业务能力,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一)树立专业发展的意识
教师要坚定自己的专业理想,要有自己的职业追求和工作目标,对教师工作要有很深的职业认同感,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热爱,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全新的教育灵感产生。语文教师不能将自己的工作仅仅集中在学校里、课堂上和书本中,经年累月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讲基本知识点。教师应该敢于创新和挑战,了解教育行业的新变革和新发展,并且主动参與进去,从自身开始敢于实验和改革。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科研,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高中语文教师应树立专业发展的意识,坚定专业理想,克服职业倦怠。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以及教育内容的深层价值,尽可能发挥语文在陶冶学生情感和塑造学生品德上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树立专业发展的意识,不仅是表面上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需要教师在反思教学、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方面多倾注时间。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教学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敢于探索创新,能从教学的细节出发,帮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学修养和鉴赏水平,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感道德。 (二)丰富专业知识储备
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见解,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显得尤其重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胜任语文教师一职的必要条件。教师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制订读书计划,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当下教育实际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确保切实执行新版课程标准,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师要有主动参与教师培训的意识,多和优秀的教师同伴学习交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大量地识记专业知识远远不够,教师要学会反思,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教学实践中,这样专业知识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三)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能够创设学习情境,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就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语文教师要改变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学习惯,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但也要打破唯技术至上的观念,把握好技术与语文的关系,理性恰当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被科学技术绑架。高中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也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遵循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规律,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日常教学效率;要注意利用学校、地区的特色资源,关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并合理组织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引导学生学习,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完善考核评价方式
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简单根据授课时间、学生成绩、升学率和科研成果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价,量化考核虽然简单容易操作,但无法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高中语文教师的评价可以采用课堂记录的方式,将教师的课堂实录、工作日志都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实时全面地对教师的工作给予评价和反馈。评价标准的建立要考虑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同时要采纳教师的建议,制定教师认可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不能只有学校领导,应该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同行教师的评价考虑进来。学生是与教师直接接触的群体,他们的声音自然反映了对教师的真实感受和客观评价。同行教师是最熟悉工作、有经验的人,他们的评价能给被评价教师的工作带来新的灵感和启发。此外,教师自己的评价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教师的自我反思能保证教师及时检查自己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
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推动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执行。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新版课程标准,发现新的变化和挑战,及时更新观念,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而推动新版课程标准的执行。
参考文献:
[1]吴凌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胡勤.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结构性重组:我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J].语文建设,2018(4):13-17.
[4]王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解读③: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关键问题[J].人民教育,2018(6):38-40.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