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深汽车类高职校企合作的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前,汽车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形成了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但在校企合作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从汽车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出发,分析汽车类高职院校企合作的瓶颈,提出加深高职类校企合作的策略。
  [关    键   词]  汽车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146-02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着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高职人才培养的实际告诉我们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的关键一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明确说明: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一、汽车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目前,汽车类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拓了校企合作的大好局面,通过聘请企业技术熟练的技师或专家为学校的实践课教师,教授学生真实技术技能;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赴企业进行实训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校企双方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以实现企业现场教学;校企双方开设订单班,实现定制培养;举办“企业杯”专业技能大赛,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要求等,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但由于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在2018年汽车销量出现第一次负增长,这就要求汽车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势必影响到整个汽车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加深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是摆在汽车类高职高专院校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汽车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瓶颈
   (一)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够强烈,企业需要的主要是高技能人才,而汽车类高职高专院校输出的人才一般很难直接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学校主要注重人才培养,而忽视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致使学生到企业后很难参与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中,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降低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从生产及利益等方面考虑,企业无法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校企合作,而汽车类高职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往往表现出较多的热情,主动联系企业,寻求合作办学,致使出现“学校一头热”的现象。另外,校企合作双方的目标利益存在差距,学校更多的是从专业培养的角度希望企业能按照不同的专业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而企业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出发,无法满足学校多样化的需求,一般只能提供一些操作类的实习岗位,学生技能無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大大影响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成效性。
   (二)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高
   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依然是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和建设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比较单一,校企双方更着眼于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考虑,多数院校将校企合作作为解决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企业则通过校企合作缓解招工难的现状,而双方在人才培养的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共享、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合等深层次的合作几乎是凤毛麟角,学校真正参与到企业的项目研发、问题攻关等方面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校企双方合作无法真正做到资源双向流动,共享共融,共同发展,无法达到资源整合、共育人才、提高效率的目的。另外,校企合作目前仅停留在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项目,其他类型的参与主体较少,无法形成多主体、多元化的合作格局,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且学生的培养依然是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虽然参与,但在校企合作中不具备主导地位,无法发挥主体作用。
   (三)缺乏校企合作的长效保障机制
   目前,校企仅停留在校企双方共同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限制,校企合作没有实际的具体长效的保障机制,没有健全的政策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无法保障校企合作高校有序的运行。校企双方的临时性、阶段性特征特别明显,尤其是在学校面临教学实践任务或企业急需人才的时候,校企双方才会进行合作,通过开设订单班等形式满足双方的利益诉求,而由于没有约束机制,一方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另一方的案例也时有发生,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不利于双方的未来发展。
   (四)校企合作缺乏创新性
   一些高职院校盲目照搬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不少学校搞形式主义和“拿来”主义,盲目跟风,照抄其他院校的经验,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往往适得其反。另外,校企合作也要关注行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汽车行业近期发展势头减缓,在汽车销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企业势必要进行改革,汽车类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势必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聚焦新兴领域、新兴技术,实现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    三、加深汽车类高职校企合作的策略
   (一)人才培养项目合作
   结合典型汽车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校企双方动态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共同确定培养方案,以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和国际化“订单培养”项目成果为基础,对标国际化标准校企合作开发人才培养体系,并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及职业发展认证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晋升标准等相对接,实现学生实习就业与企业人才需要相融通。同时为校企搭建终身学习平台,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岗位实践需求,学校为企业提供培人才培训培养的项目设计、培训实施等相关服务,也针对企业各分子公司的共性需求,搭建培训体系,组织大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培训,使学校教师发展与企业培训要求相融通。
   (二)人才交流合作
   组建集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企业经营高管、技术专家等为主要成员的智库团队;加强教师团队培养培训,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工作站;面向国内外汽车产业技能大师、企业主管、学校专业带头人等高级人才,在校组建企业大师工作室,使校企间可互派兼职授课,相互取酬,实现校企人才交流融通。
   (三)共建特色实践基地
   校企联合建设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智能制造汽车、汽车试验测试等高端实训基地,实质化运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的培养模式,。同时校企合作开发模拟生产实训平台、实时交流互动平台,利用5G、VR等现代化技术,实现校内课堂与企业生产现场的时空对接,缩短教师、学生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距离,实现“工匠精神”的直接传递,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通。
   (四)产学研合作
   以项目为载体,共同合作开展新产品试验试制、工艺设计与改进、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设备安装与调试等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加强技术创新,实现项目成果有效转化,使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需求相融通。
   (五)建设示范型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校企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高效有序运行。建立培养培训合作机制,确定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学校应根据企业的个性化要求,优先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和培训需要,企业需设置学生实习、学徒培养、教师实践岗位;建立校企人才激励机制,根据有关规定和双方约定,互派兼职,确定课酬,激励校企双方进行人才技术交流,发挥学者、技术专家的示范辐射作用;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争取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的各方面扶持,协议创建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校企合作评价机制,以人才培训培养、项目支持、师资共享等方面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定期对合作成效进行总结。通过机制保障,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创新等方面深度合作,真正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永强,樊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管理与德育,2017(5):35-38.
   [2]王刚权.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5):15-16.
   [3]冯涛.高职校企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8(43):104-106.
  ◎編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