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药泡浴法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泡浴法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方法 对9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自拟茵陈蒿汤泡浴法,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自拟茵陈蒿汤泡浴法治疗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茵陈蒿汤泡浴法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安全、有效性高。
  【关键词】自拟茵陈蒿汤;中药泡浴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2
  新生儿黄疸又被称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的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在新生儿阶段发病率较高[1]。据统计我国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新生儿黄疸[2]。目前新生儿黄疸主要通过包括中西医药物、换血疗法、光疗、新生儿抚触等治疗手段降低体内血清胆红素,同时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高,如换血疗法中易出现心率失调、血栓症以及血小板减少症等并发症,严重者导致新生儿死亡;光疗容易导致新生儿脱水、腹泻以及发热等副作用;肝酶诱导剂用药后疗效较慢,而在起效前需要一段时间,容易延误新生儿黄疸治疗;此外还会加重患儿家属焦虑心理及经济负担。随着诸多研究证实婴幼儿常见病均可考虑用外治达到内治的效果[3];因此笔者在根据新生儿生理病理特殊性,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自拟茵陈蒿汤泡浴法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5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确诊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90例。研究过程中将所选足月患儿,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八版的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4]:关于新生儿黄疸干预方案的诊断标准。中医“胎黄”湿热郁蒸型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5]中“胎黄”的有关辨证标准,除外具有器质性病变及合并有心、肺、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4.2)d;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4.0)d。两组胎龄、病情、性别、出生体重、血清胆红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所选患儿入院后均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常规治疗(蓝光治疗、换血疗法、肠道益生菌、肝酶诱导剂、碱化血液、输注白蛋白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自拟茵陈蒿汤泡浴法。中药泡浴池准备:早上洗澡时以(茵陈蒿30 g、栀子30 g、大黄9 g、黄芩30 g、地耳草30 g)以上药物由华润三九制药有限公司制成颗粒剂后用50~70℃热水250 mL溶解,然后将250 mL中药液倒入泳池,再分别加入热水和冷水,直至总药液达10L,并将水温控制在36℃左右;泡浴前新生儿脐部贴好防水贴,选用特制的颈圈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将新生儿放入已配置好的药浴池内,室温26~28℃,水温36℃,使新生兒颈部以下的全身浸浴在药池中泡浴15分钟,每天1次。泡浴结束后取下防水贴,用碘伏消毒脐部。以上程序经由专业培训的专科护士一对一进行操作与看护,每天早上1次约15~20分钟/次。连续治疗5天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值水平、住院天数。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值水平。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戴慎、薛建国等主编《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6]中《胎黄》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疗效标准)[7]进行疗效判断,自拟拟定标准:①治愈: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小于102.6 umol/L,黄疸消退完全;②显效: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较入院时下降幅度超过80%,黄疸消退非常明显;③好转: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较入院时下降幅度超过50%,黄疸消退明显;④无效: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未见明显下降,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住院天数比较
  2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中对于新生儿黄疽的治疗主要以光疗、白蛋白、肝酶诱导剂、微生态制剂、新生儿抚触等单一或复合手段来降低体内血清胆红素指标,疗效确切,但其治疗方式可导致并发症或副作用反应发生。因此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治疗上应该寻找那些应用价值大、安全系数高、经济实惠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从而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是国内外医学界多年来努力的方向。
  新生儿黄疸病机为脾胃湿邪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所致,其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本研究所选病例中医辨证均属湿热郁蒸型,治则以清热利湿退黄为基础。所选组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退黄;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泄三焦水湿,佐以大黄泻热通利大便、黄芩清热燥湿、地耳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促进了新生儿黄疸的消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自拟茵陈蒿泡浴治疗,采用每一味中药对于治疗新生儿黄疸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诸药经泡浴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的目的。同时其药物配伍精炼,诸药协同作用增加了新生儿黄疸的防治效果,采用浸泡方式保证疗效的同时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因胎儿在母体中被羊水包裹,而药浴可以模拟类似液体环境,使患儿感受安全感,安静接受治疗。
  本研究采用中药药浴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与吴怀楚[8]报道一致:中药药浴是体表给药的一种方式,新生儿皮肤嫩薄、体表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通透性 良好,微循环更新率高,药物透皮吸收入血的速度远快于成人,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药的功能。药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药浴能促使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多,新生儿容易出现饥饿感,能促进摄奶量而增加排便[9]。同时药浴还会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从而增强对药物更好地吸收,加速体内胆红素的排泄,是一种扬长避短,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内病外治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http://data.stats.gov.cn/(2014.9.25).
  [2] 马娜娜.小儿推拿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评价[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3] 王玉蛟,王立新.中医防治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26-30.
  [4] 顾敏勇,杨 燕,孙彦丽,尚 扬,胡旭升.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胎黄(修订)[J].中医儿科杂志,2018,14(02):5-9.
  [5] 戴 慎,薛建国,岳沛平,等.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5.
  [6] 崔 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7~130.
  [7] 胎黄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0):131.
  [8] 吴怀楚,吴曙粤.新生儿退黄外洗液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92-93.
  [9] 符艳艳,张月娟.退黄散外洗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04):426-4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7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