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观察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在预防病理性黄疸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4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9.52%,48h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24.48±20.3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6.19%、(102.36±19.24)μmol/L,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8.05±1.69)d短于对照组的(11.36±2.14)d,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病理性黄疸发生率。
【关键词】
早产儿;病理性黄疸;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全,容易因为胆红素水平升高而诱发病理性黄疸,其具有起病急,持续时间长等特征,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发展成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能够降低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现将早期综合护理的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选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阿克塞县城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门诊接收的84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达的方式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42例。其中对照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24例、18例,胎龄为31~35周,平均胎龄为(31.35±1.36)周,出生时平均体质量为(1.75±0.15)kg;研究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22例、20例,胎龄为30~37周,平均胎龄为(31.31±1.32)周,出生时平均体质量为(1.78±0.16)kg,现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开展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早产儿主要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含加强患儿皮肤护理,做好患儿的喂养护理,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研究组患儿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含:1)排便护理。待新生儿出生后6h,连接肛管,并向肛管内注射温0.9%的氯化钠溶液约20mL,将患儿胃内的物质抽出并注意观察其颜色,并帮助患儿将胎便排出,如果患儿排便不畅时,护理人员可以辅助腹部按摩,并在患儿肚脐四周采用逆时针与顺时针交替的方式按摩,时间约5min,以刺激胎儿肠道蠕动,促进患儿排泄[2]。2)喂养护理。针对无法吮吸的早产儿,护理人员可以应用小匙喂其母乳,若患儿无法吞咽,则需要实施母乳胃肠内营养。并根据患儿的胎龄、出生时的体质量以及合并并发症选择相应的喂养方法,适当延长患儿喂奶的时间或者减少每次喂奶的量,直到患儿恢复正常。3)光疗护理。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之前需要将光疗箱进行彻底清洁,并接通电源,确保光疗箱内的温度达到30℃左右。轻轻地将患儿的衣物除掉,给他们佩戴好黑色眼罩,然后将患儿放在光疗箱内,应用纸尿片将患儿的会阴和肛门部位遮住,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需要每隔2h更换患儿的体位,确保患儿全身能够均匀地接受蓝光照射,在治疗同时注意测量患儿体温,观察其呼吸情况[3]。4)抚触护理。护理人员应每日对患儿实施抚触护理,在抚触护理前需要将房间温度调至28℃~30℃,通常选择在患儿安静的状态下开展,抚触前需要清洁并消毒双手,双手擦上润肤霜并搓热后再抚摸,抚触的顺序如下:头部—腹部,在抚触时需要控制好力度,保证力道平稳,切忌不可按压,如果患儿一旦烦躁或者哭闹时需要立即停止。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出生时、出生48h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新生儿皮肤黄疸评价标准:出生24h内皮肤黄疸指标不超过105mmol/L,出生48h内皮肤黄疸指标不超过150mmol/L,出生72h内皮肤黄疸指标不超过248mmol/L,在黄疸期间,婴儿食欲且睡眠良好,无任何不了反应则为生理性黄疸,反之则为病理性黄疸[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21.0数据统计软件,患者例数以n表示,分别以百分数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用χ2和t进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以及黄疸消退时间
据统计,对照組有11例(26.19%)患儿出现了病理性黄疸,黄疸消退时间为(11.36±2.14)d;研究组有4例(9.52%)患儿出现了病理性黄疸,黄疸消退时间为(8.05±1.69)d,由此可见研究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出生48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
对照组患儿出生48h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02.36±19.24)μmol/L,研究组患儿出生48h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24.48±20.35)μmol/L,由此可见研究组患儿出生48h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黄疸作为新生儿一类常见并发症,根据临床表现又可以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类,其中病理性黄疸主要指的是在多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阶段主要表现为胆红素水平升高,并导致皮肤和黏膜黄染病变。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患儿同时伴有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据统计,早产儿在出生后6h是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高危阶段,其主要是因为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够成熟,胃肠蠕动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腹胀等情况,再加上早产儿胎便排出不畅或延迟时,便会导致胆红素浓度升高,最终出现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会给早产儿脑组织带来不可逆损伤,严重时还可能留下后遗症[5]。因此针对早产儿,在其出生后早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护理方式内容单一,疗效欠佳,无法满足早产儿的需求。在本研究中,通过对42例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护理内容包含排便护理、喂养护理、光疗护理、抚触护理,结果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发现早期护理有助于降低早产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肯定了早期综合护理在早产儿中的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秦晋萍.不同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研究体会[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02(19):110-112.
[2] 郝建花,刘瑞香.不同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07):140-142.
[3] 胡凌.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8):57-59.
[4] 余逢蝶.对发生病理性黄疸的早产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19-120.
[5] 胡亚芬,徐丽琴,叶秀华,等.早产儿致病理性黄疸的早期干预[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02):340-3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0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