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指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基于对一能力、一节课、一知识点的观察,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抓手,从思维的“输入”,特别是“输出”角度组织教学,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输入能力;输出能力;应用转化能力;创新教法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已是老生常谈,与宏观理论、课程价值研究呼声之高、论述之盛相矛盾的是,近年来鲜有具备推广价值和突出效果的教改成果。
  归其因缘,首先在于,学界对大语宏观研究缺乏统一的审视,在课程的性质、定位、目标等头部问题上存在分歧,无法给予教学有效指导,使课程既难坚守学科专业性,又无法与高职院强调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结合;其次,针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一堂课或一篇文的中、微观研究匮乏,使课程改革流于宏观理论之辩,不能踏实地落实到课堂,导致了大语改革的空疏低效。
  这种“大胆假设,不做求证”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理论研究流于空想,基于具体材料的归纳严重不足。基于此,文章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梳理中微观教学,探讨指向应用能力的大语教法,使教改理论能够立论坚实,得以落地求证。
  一、归纳课程定位,明确能力培养
  高职大语的课程定位需要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通盘考虑。既要尊重课程的专业性,又要恰当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的职业需要。
  从学科专业性来说,高职语文既非“高四”语文,也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定位可借鉴科学公式,即:属概念+种差:
  《论语》,哲学怎么讲,语文怎么讲?
  《史记》,历史怎么讲,语文怎么讲?
  《水经注》,地理怎么讲,语文怎么讲?
  《诗经》,文学怎么讲,语文怎么讲?
  这有助于划清大语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边界,明确能力目标和教法。
  从职业需要来说,大语课程要放置在高职/旅游/课程群的教学环境中,找准与各专业结合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跨学科交叉能力。例如,作者曾在不同专业讲授莲花文学意象,观察并归纳不同的教法,带领学生设计出数种莲花主题的文化产品,并运用在市场:
  烹调营养专业,文学意象怎么讲,如何应用于莲主题宴席?
  酒店管理专业,文学意象怎么讲,如何应用于莲主题酒店?
  工艺品设计专业,文学意象怎么讲,如何应用于莲工艺产品?
  旅游管理专业,文学意象怎么讲,如何应用于莲主题旅游线路?
  延续这两种思考,可归纳出我院的课程定位,即: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和基础性特点,适应语文与应用型学科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从而明确高职大语指向的核心能力。
  二、去模块教学指向核心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培养哪些核心能力?学界往往借助教学模块来做阐释。常见的划分包括,以体裁分类,以文学史分类,以听说读写的能力分类,以信达雅的语文应用水平分类等。但无论哪一种都没能摆脱传统的以“阅读—赏析”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教师—讲授”为主导的组织形式,“记忆—理解”为侧重的教学实施。
  模块划分的本意是为了搭建知识体系的完整,保障某一能力得到相对集中的训练,但在大语的实际教学中,机械划分只是“显得”教学有条理,实质上却破坏了语文的人文审美,分隔出支离破碎的内容强行与某一能力培养挂钩。退一步讲,即使以上的划分办法可用,考虑到各院校非常有限的课时,每一模块讲授的時间很短,效果终难显现。
  那么,可否跳出模块划分的桎梏,基于真实的教学必要和可行来确定课程框架?本人认为“思维”可成为构建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
  任何作品其实质都是思维和情感的表达,二者使之具有学习的价值。纵观国内的大学语文教学,一直都在处理思维的输入问题,以课文为中心,通过教师讲,使学生能够接收、记忆和理解。大语内在的思维能力和输出能力被严重忽视,其情感价值、工具价值、资源价值被大大浪费。笔者认为大语培养的核心能力如下(情感能力暂不在文章讨论):
  在此能力架构下,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具体能力,而偏重思维训练,如教师采用何种教法提高思维输入的效率;如何启发学生观察思维对情感的运载;如何观察思维输出的过程,最终培养学生输出转化的能力。这改变了大语教学的角度,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能力培养,将大语纳入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训练最具实用价值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从文本中汲取文化资源和审美情感。去模块化教学尝试以“课”为中心,使学生持续受训于思维训练,教师通过长期的观察、梳理和归纳教法,调整教学策略,跟踪教学效果,进而形成教学理论。
  宏观中观研究最终要经由微观研究来实证。教改的成功离不开对一节课、一篇文、一个教法、一个知识点、一位师、一群生的研究。笔者在三年六学期四十余班级的教学中,实践了上述理论,并记录了部分教学过程。在此,以《长恨歌》为例,具体展示和说明教法。
  本节课,教师将重点放在白居易如何跳出历史语境,重塑李杨的经典文学形象。通过文本细读,观察作家在选材组材、形象抓取上的特点,使学生的理解(输入过程)在品味遣词造句中充分加深。同时,鉴于《长恨歌》的特点,是一篇写作手法极佳的文学经典,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文本内在的思维是如何输出矛盾的情感,作家如何在情感与理智的制衡下,塑造复杂人物形象。
  为了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内在思维与外在表达/思维与情感/思维与逻辑的关系,课上,教师以逻辑结构图展示作者内在的思考过程,白居易如何通过平衡结构(讲古典诗词的结构)来写李杨爱情的酬偿对等?如何通过不对称来表达讽刺情感?如何通过上升结构刻画人物深度?笔者还将《金字塔原理》、《结构思考力》揉入教学,更直接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逻辑思维。
  囿于有限的课时,教师利用课下或《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的课上时间,继续完善这一教学主题,开发了思维游戏《琅琊榜》、《甄嬛传》、朱令案等,指导学生通过绘图、口述等形式锻炼思考、表达、写作能力,最终将所学直接用于现实生活和工作。这样,语言文化课程群的三课在培养能力上一致,互为补充、互相联动。在此过程中,笔者指导了数百篇作业,学生普遍反应课程更有趣味、更有用处。近年笔者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教学材料,在探索解决教法无趣低效的问题上,朝着实际效用更进一步。   三、输出能力的重点——应用转化能力微探
  社会存在普遍的偏见,认为语文无用。但笔者认为语文并非无用,如何定义“用”,如何去“用”是关键问题。在上文的教学框架里,笔者将语文的功用指向了至少三个层面,为人的情感审美价值,为公民的语言工具价值,为旅游职业人的文化资源价值。以思维为抓手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学生能将三种价值贯穿起来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大语教学中设置输出能力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它使知识输入指导实践输出,实践输出反哺知识输入,形成学用结合的能力闭环。具体到旅游院校,输出能力中的应用转化能力是学生最薄弱也是最急需强化的能力。
  因此教师遴选出适合做应用转化的文本,在部分专业做尝试。例如,以《诗经·鹿鸣》为微观研究范例,在讲授文学的基础上,突出高雅的礼乐审美,延展出“中西方禮仪文化精神”专题讲座,向学生展示为何旅游行业倡导“不松”的礼仪。开设的示范课广受好评,被空中乘务专业邀约,开设同名人文素质大讲堂。
  以柳永的《望海潮》为例,教师从文本中的历史典故、文化地标、空间布局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杭州的历史文化叙事。学生搜集、整理伴手礼、名馔、古迹,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叙事,继而开发旅游菜品、工艺品、旅游线路等,活用文化于旅游产品的包装推广。
  在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已大致摸索出大学语文的基础共通能力,那么,如何区分能力偏向,实现大语对学校、专业、学生的差异化教学。笔者尝试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设计差异化的应用转化能力环节。而由此增加的工作量,借助信息化手段消化。如以学院和个人开发的网站为阵地,布置、查阅、统计、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其中,以“‘莲’主题组诗的意象应用”为题的教学是典型的成功案例。它与旅游学院的各个专业做了较好结合,以教师讲解意象为基础,以学生应用意象为提升,调动学生的实践热情,先后在酒店管理专业践行喜宴布展设计;烹饪营养专业,莲主题菜品设计制作;工艺品专业,文化衍生产品设计;旅游管理专业,主题线路、导游词设计等。由此产生了数量颇丰的文化产品,直接用于企业经营。
  应用转化环节切实锻炼到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跨界交叉能力,学生将大语视为资源宝库,开始有意识、有技巧地利用大语来解决职业中的问题。当中,与烹饪专业合作的《莲花意象的解读与应用》,在2018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语文能力的高下取决于思维水平,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必然要求更高的思维能力、跨专业交叉能力,这一发展趋势必然地要求教师做出新尝试。而以思维为抓手的教学框架,兼顾了传统的知识输入和新需求知识输出,授学生以“渔”,有利于整体性的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对比同文不同师,同师不同文、同文不同教法,从微观课堂入手,探索个性、趣味的教法,从而先归纳后演绎出可行的语文教学体系。
  注释:
  [1] 文章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语文的教法革新。《大学语文》特指选文具有旅游偏向的文学作品,它与《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共同组成我校语言文化课程群。
  [2] 教学设计获得2018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
  [3] 输出能力研究不局限于大语教学,语言文化课程群中的《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延续了输出能力的培养,三课在内容上呼应、能力上迁移、时间上同步。
  参考文献
  [1] 何二元,黄蔚.母语高等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7-8.
  [2] 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3] 于彩芹.谈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语文建设,2014(06):23-24.
  [4]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8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学语文输入—输出能力中微观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XJY008。
  作者简介:杜娟(1984- ),女,内蒙古包头人,讲师,主要从事文学教育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83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