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的疗效观察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牵引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针灸+推拿+牵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推拿+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针灸推拿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89-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也是导致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活动受限和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等,但是不同方法的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运用中医针灸推拿+牵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病程(1.6±0.4)年,年龄(43.2±7.5)岁,其中25例为女性、35例为男性;对照组病程(1.7±0.6)年,年龄(43.5±7.6)岁,其中24例为女性、36例为男性。两组的基本资料如性别、病程等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牵引治疗,即运用电脑腰椎多功能牵引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的体重作为基本依据,确定牵引重量,每次治疗30min,每天1次,1个疗程为10d,连续治疗3个疗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操作如下:①针灸治疗。选择腰夹脊穴、秩边穴以及环跳穴为主穴,再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择相应配穴,对于L3-L4突出者,选择悬钟穴、阳陵泉穴 、足三里以及风市穴为配穴;对于L1-L5突出者,选择太溪穴、昆仑穴、委中穴、承扶穴以及殷门穴为配穴,采用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留针20min,每天1次;②推拿治疗。取俯卧位,运用揉、按以及压等手法来对患者的脊柱两侧 、下肢后外侧以及膀胱经进行推拿,30min/次,重点推拿患者腰部。完成腰部推拿后,再运用拇指或肘关节对患者的上述部位进行按压,确定疼痛部位,然后运用揉按拍击法来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推拿,每天1次,1个疗程为10d,共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疗效:①显效。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消失,经直腿抬高试验,结果显示为阴性,且腰部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改善明显,且经直腿抬高试验,结果显示≥60°,但是存在轻微活动受限;③无效。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变化不明显,且活动受限。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5.0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有統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上被划分为“腰痛”、“痹症”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肾虚、劳损、寒湿以及外伤等有关,使脉络受阻、血运不畅,从而导致麻木、疼痛等症状,所以治疗坚持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基本原则[1]。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常见方法,可以将椎间隙拉大,使纤维环的张力增加,对小关节的不对称状态进行纠正,使腰椎关节恢复力学平衡,并且还能增加髓核负压,从而促进突出物的回缩[2]。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改善肌肉紧张,减轻机体疼痛感;而推拿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具有行血活气、阴阳平衡、经络通畅的功效,可以使患者的痛阈值提高,松解神经根粘连,使关节活力增强,从而恢复脊柱功能[3]。同时,三种方法联合运用,能够将患者筋脉打通,调理气血,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并且还能直接作用于腰部,使突出物回缩或移动,从而减轻症状,达到治疗目的[4]。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腰椎间破案突出症患者中医针灸推拿+牵引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华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的临床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3):350-351.
[2] 欧正龙,曾祥永.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老年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07):1652-1655.
[3] 王成元,刘丹妮.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202-203.
[4] 凌耀权,夏颖,张泽胜.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2):94-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7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