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对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是34.61分,SDS评分为41.28±8.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是45.34分,SDS评分为48.71±8.24分,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相应的评分方面存有显著的差异,可以体现基本的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4.74%(54/57),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8.95%(45/56) 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异,可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在运用至急诊护理过程中,能够凸显出人文关怀的理念,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促使医患关系得到有效的缓和,稳步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180-01
  急诊室接收的患者多是危重症或者是慢病急性发作患者,相关的患者接受了初步诊断之后,生命体征趋向于平稳,但是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诊治。护理作为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多个群体联合作用,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患者家属还是患者自身,都需要进行有效的配合。无缝隙护理主要是从护理中分離出的全面管理护理模式,属于较为新兴的护理手段,凸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出人文主义精神,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得到相对优质的服务, 保证临床护理效果更佳[1]。为妥善的解决现阶段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我院重点推行并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重点将我院急诊科在特定时间段内接收的114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其中包含着66例男性患者以及4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5到29岁,平均年龄为23.5岁。随机将所选的患者合理分组,对照组患者为57例,观察组患者为57例,分析其基本的信息资料,不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着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中的56例患者所实施的护理干预趋向常规化,在患者入院之后,相关的护理人员及时的为患者提供帮助,完成相对应的交接工作,主要是以口头交接工作为主,不进行书面交接。观察组患者重点落实无缝隙护理干预,主要是完成有效的排班、成立小组等,对患者给予科学化的护理干预和心理辅导。实际交接的时候应该提前半小时通知病房护士,使其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如姓名性别等,腾出足够的时间准备相关的医用器械。急诊住院患者应该填写相应的交接记录单,急诊科护士人员应该全程陪同,与病房护士协调配合,在完成口头交接和床边交接工作之后,完成相应的签字确认。交接的内容应该重视细节问题,包含着病情交接和用药交接等[2]。交接记录单一式两份,各自保存以用于追溯。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是SPSS18.0对获取的数据信息展开统计,数据信息借助于(x±s)加以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对比运用t值落实
  检验,计数资料借助于x2检验,P<0.05证明了差异本身体现出的显著性,反映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对比 在观察组的57例患者中,SAS以及SDS评分分别是34.61分、41.28±8.12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45.34分、48.71±8.24分来说,差异明显,能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57例患者中,对于本次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患者共计29例,对于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的患者共计23例,对于本次护理服务一般满意的患者共计2例,护理总满意度是94.74%(5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45/57) ,差异能反映出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无缝隙护理重点是依照患者病情的发展状况,完成对相关护理人员班表的合理调整,构建起较为科学的弹性工作模式,若是急诊科患者有所增多,护理人员应该适当的增加,护理的时间需要适当的延长。患者若是减少或不多时, 应该督促护理人员及时的休息,但原来的搭配原则保持不变,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实现有效监测[3]。
  在术前需要及时的为患者排解心理矛盾, 落实科学化的引导,鼓励患者战胜恐惧心理。术后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细心的照料,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减轻其疼痛感, 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院方对他们的关怀, 缓和医患关系, 双方相互尊重[4]。
  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SDS与SAS评分,明确了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中合理的运用无缝式护理模式,适当的融合人性化管理理念,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促使医患关系得到有效的缓和,稳步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欣怡.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 8(4):273.
  [2] 顾琴,张红,黄华,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 4) : 109-110.
  [3] 王欢.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3(12):373-374.
  [4] 张仲文. 浅谈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影响[J]. 健康大视野, 2016, 21(11):3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7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