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无偿献血护理全过程中的应用与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探索人文关怀在无偿献血护理全过程中对献血者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11月25日150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全程人文关怀,观察献血者在全过程中的反应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采血顺利率和献血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有效的人文关怀护理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心理存在积极影响,可以提高采血顺利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扩大和稳定献血队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质量;无偿献血;献血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8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021-02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和現代护理模式的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性化的人文护理更具其重要性和必要性[1]。献血过程的护理较医院护理明显的不同是护理对象不是患者,而是健康人,对他们实施需要生理、心理、社会知识的整体渗入,人文关怀应提上新的层次,要求采血护士不仅具备娴熟的采血技术,还应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和技巧,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献血服务。 现将人文关怀在无偿献血全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前来百色市中心血站中心城区捐血屋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1500例,年龄18~5岁,体重46~Kg,其中男性823例,女性677例,首次献血705例(男性409例,女性296例), 重复献血者795例。将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0例,对照组采用献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献血者进行采血全程人文护理。所有献血者均严格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采集全血,观察献血者在献血全过程中的反应及满意程度。
1.2 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不良反应是因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迷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可分为①局部表现为主的不良反应:其中包含穿刺部位出血的,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局部炎症为主的献血不良反应。这类献血反应,主要与采血护士的操作水平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规范而娴熟的采血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这类献血不良反应。②全身表现为主的不良反应:即血管迷走神经症状,症状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呼吸加快,虚弱,面色苍白并伴有轻度出汗、眩晕、恶心、呕吐等;少数比较严重, 可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晕厥)、抽搐或大小便失禁。如发生晕厥和摔倒,可导致意外损伤。该类不良反应主要以生理心理诱因为主,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该类献血不良反应。③单采血液成分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枸橼酸盐反应,溶血反应,全身过敏反应,空气栓塞。④=4\*GB3献血相关其他不良反应。
1.3 血液采集:献血者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肘部平心脏位静脉采血。根据献血者的体重及血色素情况,用含有CPDA-1保养液的血袋,每次采血量200~400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照组与观察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献血过程比较
3 讨论
以上结果显示,在献血过程中实施“以献血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以为献血者营造良好的氛围,消除其心理顾虑并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让献血者能更好地配合血站医护人员开展献血工作,大大提高采血的顺利率和献血者的满意度[2]。人文关怀护理主要是以献血者为护理关注的焦点,除了一般的献血护理,分别从献血前、中、后进行人文关怀,重在献血者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引导和社会价值观上的尊重。为此,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应给予献血者更多的的人文关怀,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 献血场所的工作人员都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优质的服务态度,做好对每一位献血者的接待工作。语言和蔼、态度亲切、衣着整洁、行为规范、端庄大方、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献血者信任感。献血场所除了整洁卫生,安全便利之外,一般色彩比较温馨,处处体现轻松和谐的氛围,随处可见的宣传小册子,市民献血的海报或者宣传小视频。还有轻松的音乐,舒适的等候区等。最终目的是希望献血者及其家属可以获得如居家一般自由和舒适的感受。
3.2 献血前中后的心理干预 相当多的献血者在献血前由于缺乏血液生理知识,对献血的疼痛感,献血后身体健康影响及卫生条件等多重顾虑,引起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恐惧心理。而这部分原因,往往会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献血不良反应[3]。指导他们献血前阅读宣传资料等,向献血者详细讲解血液生理知识,献血前的准备工作,献血的大概过程;采用积极鼓励的心理暗示,在轻松、友爱的交谈中不知不觉中完成献血,从而消除献血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献血后解释相关生理恢复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向其致谢热情并鼓励其再次献血。
3.3 提供专业的护理和娴熟的技术
3.3.1 在献血过程中,如果有过献血晕针史的献血者,可以给其采取半坐卧位,用纱布遮挡针眼。对于第一次献血失败的献血者,常常害怕再次献血的失败而导致紧张与不安。针对这种心理,笔者认为应积极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提高其自信心。不要老告诫献血者不要紧张,这样反而会提示了他,使其更紧张,应在采血时与献血者讲一些轻松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友爱的交谈中不知不觉中完成献血。
3.3.2 对于由于血流速度过慢而产生烦躁与不安的献血者,要耐心给予讲解、分析原因。告诉他们血流速度过慢的原因主要有:①过度紧张会使血管收缩,因此,在采血前要注意放松;②血管太细,流速慢,这要与献血者讲明,因其的血管太细流速慢这很正常;③平时饮水太少,血液的粘稠度过高都可影响血流速,应告知献血者在献血前最好适量饮水[4-5]。
3.3.3 采取正确的语言和行为沟通技巧 语言沟通就是通过语言的交流 ,通过交流信息了解献血者的内心思维,宣讲无偿献血的意义;解释献血有关常识,对献血后应注意事项要认真详细说明,对其无偿献血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精神给予认可,建立和谐社会需要这种关爱和人际关系。工作人员适时恰当的提问,可以促进、鼓励献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双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问题时,应根据献血者的社会文化知识、年龄、职业等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表达问题,注意语言通俗易懂。行为沟通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精湛的采血技能和热情的护理态度来体现,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严格掌握采血技术操作规程,业务要熟、技术要精、进针准、出针快,要细心观察采血全过程,这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及灵活的思维。
综上所述,在无偿献血过程中,人文关怀护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和组成部分。通过对实施献血全过程的人文关怀的护理,不仅有助于消除献血者心理障碍,降低因紧张诱发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也促使血站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献血服务质量,也密切了血站与无偿献血者的关系,为再次献血奠定良好基础,对扩大、稳定献血队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苗苗,江玉君,李建华.基于人文关怀的无偿献血者护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7):787-788.
[2] 张国英,罗洪清,李慧文,张天弼,杨绍明,张旻,向庆林.韶关市无偿献血者不愉快献血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8):78-80.
[3] 陈素珍.人文关怀对献血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5):521-524.
[4] 刘锁涛.浅谈人文关怀护理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285,12287.
[5] 程鸿.街头无偿献血过程中全程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1):142-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4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