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研究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收治接受重度腰椎滑脱治疗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平均分两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参考组,各组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而试验组则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干预治疗,最后对进行治疗的人员调查和访问,以便统计各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6-14个月随访,在对治疗满意率对比方面,试验组患者23例中,完全复位8例,基本复位13例,未复位2例,复位率91.30%;参考组患者23例中,完全复位5例,基本复位7例,未复位11例,复位率52.17%,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传统治疗方式与综合治疗的方式发现,综合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患恢复腰椎滑脱病状,从而提高对整体治疗水平的满意度。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体会
由于腰椎滑脱症病史较长、滑脱明显,因此临床表现的神经并发症状较为严重,很多患者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得以恢复。近年来,随着椎弓根钉系统的不断进步,手术技巧的多样化,腰椎滑脱症的固定和治疗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空间,然而其存在特殊的病理解剖特点,所以如何消除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将面临巨大挑战。2010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重度腰椎滑脱症46例,运用综合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现讨论其病理特征和方法,意义在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46例,对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各23例。试验组男8例,女15例;年龄21 - 54岁,平均(36.9±3.6)岁;手术原因如下:下肢放射痛、麻木症状17例,伴有肌力下降6例。参考组23例患者中,男8例,女15例;年龄24 - 58岁,平均(37.2±3.3)岁;手术原因如以下:下肢放射痛、麻木症状15例,伴有肌力下降8例。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在年龄、手术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存在可比性[1]。
手术方法:在给所有患者采取全麻的情况下,再进行取俯卧位,最后进行正中切口,暴露滑脱节段的上下椎板。在C型臂X线机的监控和引导下,放置表1试验组、参考组患者复位率对比(n)入椎弓根钉,对椎板切除减压,包括滑脱节段的上下椎板部分。清除断裂的瘤痕,咬除关节周围的增生骨赘和部分上关节,以便扩大侧隐窝及刺激神经根管。把神经根及马尾神经一并显现出来,向中间牵开,为了显露滑脱椎体下缘的椎间隙,切开后纵韧带[2,3],用刮匙掏去椎间盘及增生的骨赘,并在椎间隙进行上下撬拨,以便使椎体周围的软组织和挛缩得到放松,最后清理椎间隙残留的椎间盘组织,刮去上下椎板的软骨,最后冲洗创面,使用明胶海绵加上纤维蛋白封闭剂盖住硬膜囊,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术后36-48 h后再将其拔除。在腰部保护下,进行下床活动,3个月后去支具。
复位率(%)=(完全复位例数+基本复位例数)/各组总人数×100%。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3.0数据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复位率对比方面,试验组患者23例中,完全复位8例,基本复位13例,未复位2例,复位率91.30%。參考组患者23例中,完全复位5例,基本复位7例,未复位11例,复位率52.17%。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目前,对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选择方面各有所议,有专家认为在椎体间放置椎间融合器或植骨,这样不单单能够有效地提升骨融合的潜力,同时还能够按照序列进行排列冠状面,然而外侧融合在此方面作用有限[5-7]。若要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即90%的治愈率,腰椎肋骨的固定一定要作为一个主要环节。根据Kawaguchi等U7的研究结果,我们清楚地看到单独使用后路椎间融合(PLIF)或前路椎间融合(ALIF)都不适合治疗腰椎滑脱。Kwon等L7通过文献分析后得出结论,同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融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实现临床治疗的最佳手段,在椎间植骨同时行对侧椎板植骨和峡部裂处植骨,强化融合面积,能够实现预期的融合效果。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12):103-105
[2j张建锋.Ⅲ、Ⅳ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策略与疗效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2015,(11)28:740-744.
[3]邹德威,海涌,马华松.角度螺钉加椎拉力螺钉经椎弓根矫正脊柱滑脱[J]中华外科杂志,2014,(2)22:451-454.
[4]涂强,丁焕文,刘宝.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11(5):444-445.
[5]郭金刚,赵勇,工月光DRIS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J].实用骨科杂志,2015,6(12):38-39
[6]张俊花,安荣真,张惠芹,等.对治疗腰椎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5(5):106-107.
[7]张玲妹,戎惠珍,杨晨红,等.医疗纠纷的预防措施及其效果分析[J].中国治疗医学,2012.21(61: 1064-1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1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