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对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MTX)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
方法 2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 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分别为64.55%、4.55%, 对照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分别为61.82%、6.36%;两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 低于对照组的1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相比,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更具优势。
【关键词】 甲氨蝶呤;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输卵管妊娠;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59
近年来, 输卵管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输卵管妊娠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异位妊娠, 主要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女性的输卵管部位, 以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和停经作为主要症状[1]。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避孕失败、受精卵游走、输卵管异常等, 诊断性刮宫、腹腔镜、腹腔穿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超声检查为主要诊断方式, 如何保留和恢复异位妊娠患者生育功能, 提高患者宫内妊娠率, 目前已经成为妇产科医师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孕酮、血β-HCG、阴道超声的应用, 多数异位妊娠早期被诊断, 而对于该类患者, 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2]。甲氨蝶呤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 是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中十分广泛的一种叶酸类拮抗剂, 是可全身或局部应用的药物, 该药物主要机制是与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部位结合, 抑制嘧啶及嘌呤合成, 干扰蛋白质而抑制DNA、RNA合成, 继而抑制滋养细胞生长, 从而达到杀胚目的, 但甲氨蝶呤的治疗时间长, 副作用大, 疗效欠佳, 治疗失败率高, 转手术可能性大, 导致甲氨蝶呤应用方式受到影响。目前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在临床广泛应用, 取得显著效果。因此, 本次研究对甲氨蝶呤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进行对比,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输卵管妊娠诊断标准,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于自身原因中断研究[3]。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1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8~35岁, 平均年龄(26.01±1.2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18~36岁, 平均年龄(26.45±1.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给予患者50 mg/m2甲氨蝶呤肌内注射, 间隔7 d后, 如患者血β-HCG下降<15%, 再给予患者进行重复治疗, 在患者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腹痛情况[4]。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患者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全麻), 取平卧位, 在患者脐轮上缘取切口, 进入腹腔后, 患者腹腔压力应达到12~13 mm Hg(1 mm Hg=0.133 kPa), 放置腹腔镜, 患者取头低15~20°臀高位, 在患者麦氏点部位取穿刺孔, 将5 mm或者10 mm Trocar放入, 将手术器械置入进行操作, 在腹腔镜下采用電凝钩在患者输卵管系膜对侧缘妊娠处进行电凝切开, 使用分离钳将胚胎组织和凝血块剥出, 使用水对管腔进行冲洗, 利于水压将患者管壁和血块进行分离, 若残留绒毛组织, 应采用抓钳轻轻牵拉取出, 再次进行冲洗, 取出患者胚胎组织后, 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避免反复钳夹[5]。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 包块消失或者缩小、血β-HCG恢复正常;有效:包块未消失、血β-HCG下降明显;无效:输卵管发生破裂情况, 血β-HCG未下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包括腹痛、白细胞降低。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分别为64.55%、4.55%, 对照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分别为61.82%、6.36%;两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 低于对照组的1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 近年来, 输卵管妊娠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2]。输卵管妊娠为常见且多发的急腹症, 在临床中具有多种治疗方式, 例如手术治疗、期待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随着临床诊断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 多数输卵管患者疾病能早期进行诊断, 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6, 7]。异位妊娠为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 主要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分的妊娠, 近年异位妊娠发生率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并且越来越年轻化, 其中大多数患者为未婚、未育女性, 由于多数输卵管妊娠患者要求保留输卯管、保留生育功能, 通过保留和恢复异位妊娠患者患侧输卵管功能, 维护患者生育功能十分重要, 随着血β-HCG检测技术和妇科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 多数异位妊娠患者得到早期诊断, 甲氨蝶呤、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已成为多数患者的选择。因此, 本院对甲氨蝶呤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 探讨手术治疗的效果。 多数患者实施甲氨蝶呤治疗后, 取得一定显著效果, 甲氨蝶呤为抗代谢药物, 也是是一种叶酸拮抗剂, 甲氨蝶呤能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 阻断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 对嘌呤和嘧啶合成产生抑制, 干扰DNA、RNA及蛋白质合成和胚胎滋养细胞分裂, 甲氨蝶呤主要作用于抑制细胞型滋养细胞增殖, 影响滋养细胞形成, 导致胚胎死亡。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导致该药物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开腹手术为输卵管妊娠患者常见的手术方式,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导致患者手术效果不佳, 使患者病情受到影响, 易导致严重后果发生。随着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不断普及, 已经成为多数患者首选手术方式, 通过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 取得显著效果, 其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 具有诸多优势, 该项手术方式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较快、创伤小、切口小等特点[8, 9], 腹腔镜手术能保留患者输卵管, 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利于β-HCG早期恢复正常, 具有疗效确切等优势, 能预防重复异位妊娠情况发生。医学研究显示, 女性输卵管切除和卵巢功能关系具有密切相关性, 输卵管为生殖系统中十分重要部分, 而系膜内子宫动脉分支为女性卵巢血供主要来源, 切除女性输卵管, 易导致卵巢贮备功能受到影响, 使女性卵巢功能发生减退, 导致性激素FSH增高, 并且损伤具有不可逆性, 对于具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 应保留其输卵管, 保护患者卵巢功能, 在实施操作时, 应对异位妊娠绒毛组织清除。同时该项方式在患者密闭盆腔内实施操作, 能避免患者脏器暴露, 能减少纱布和手套对患者组织造成损伤, 预防输卵管周围粘连情况发生, 还能提高患者输卵管通畅率, 在腹腔镜下患者病灶视野能放大, 利于发现患者输卵管中残存微小绒毛, 能及时进行清除, 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可能性, 由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创伤较小, 患者能早期进行下床活动, 能有效预防术后粘连, 利于具有生育要求、需要保留输卵管的患者, 现如今,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已经成为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10-13]。
综上所述, 甲氨蝶呤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相比,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 杨菊, 陈建明, 王国红, 等. 药物水压胚胎分离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58例疗效观察. 中国内镜杂志, 2016, 22(6):
101-103.
[2] 朱文英.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120例临床分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6):570-571.
[3] 陈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效果的研究.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11):762-765.
[4] 杜洁贤, 王丽丽, 刘影, 等. 经阴道超声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5, 24(2):136-139.
[5] 吴碧辉, 陶莉莉, 彭紹婵, 等. 单孔腹腔镜对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Meta分析. 中国内镜杂志, 2017, 23(4):
35-42.
[6] 邱嫔, 廖慧妍, 李安, 等. 化瘀消癥颗粒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6(2):209-214.
[7] 刘洪梅. 甲氨蝶呤不同方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 广西医学, 2017, 39(3):410-411.
[8] Grigorescu V, Zhang Y, Kissin DM, et al. Mater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afte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by infertility diagnosis: ovulatory dysfunction versus tubal obstruction.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4, 101(4):1019-1025.
[9] 杨娜, 芦笛. 腹腔镜手术与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效果比较. 中国性科学, 2017, 26(2):99-101..
[10] Hong LJ, Chen SS, Oshiro BT. Third trimester tubal pregnancy. A case report. Th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2015, 60(1-2):83-86.
[11] 王丽, 吕淑兰, 杨筱凤, 等. 黄体血流分级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影响.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7, 33(8):611-615.
[12] 成彩云, 朱前勇.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比较.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6):701-703.
[13] 王静. 甲氨蝶呤注射液联合自拟化瘀消癥汤治疗未破损型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32):3589-3591.
[收稿日期:2019-08-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4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