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永明 刘宏磊 刘姗姗
【摘要】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5 mg地佐辛+1%利多卡因+25 mg布比卡因20 ml;B组1%利多卡因+25 mg布比卡因20 ml。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感觉消失时间。同时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A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麻醉后3.5 h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延长麻醉镇痛持续时间。
【关键词】地佐辛;利多卡因;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单位:100027北京军区第二六一医院地佐辛为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和拮抗药,镇痛时间长,呼吸抑制轻,混合加入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上肢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52岁,ASAⅠ~Ⅱ级。患者肌间沟触摸清晰,无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禁忌证。无心、脑、肝、肾疾病和神经原性疾病。手术前未用镇痛药,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1.2麻醉与镇痛方法两组患者入室后均常规开放静脉,监测ECG、RR、BP、SpO2,两组患者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取仰卧位,双臂自然放于体侧,头转向对侧30°~50°,于锁骨中点上2 cm为起点向深处触压前中斜角肌间隙,用左手食指在肌间沟顶端向后、向下撑开肌间沟,右手持针触及异感后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无脑脊液。A组注入5 mg地佐辛+1%利多卡因+25 mg布比卡因20 ml,B组注入1%利多卡因+25 mg布比卡因20 ml。注入局麻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术中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注入局麻药后观察两组起效时间(注药后患者感觉患肢沉重、麻木或疼痛减轻为麻醉起效)、痛觉消失时间(注药至痛觉完全消失)、痛觉持续时间(痛觉完全消失至患者首次感到伤口疼痛)。同时采用VSA评分评价麻醉镇痛效果,分别记录麻醉后3 h、4 h、7 h静息VA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2.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无统计学意义。A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x±s)
组别例数麻醉起效时间(min)痛觉消失时间(min)镇痛持续时间(h)A组302.45±0.348.12±1.7312.35±6.41B组302.52±0.366.35±1.578.32±4.67注:与B组比较,aP<0.05
表2两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静息VSA评分(x±s)
组别例数3 h4 h7 hA组301.4±0.72.8±1.73.4±2.4B组302.5±0.76.3±1.37.2±2.4注:与B组比较,aP<0.05
B组术后有11例肌注镇痛药,而A组仅2例。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
3讨论
阿片类受体激动药与局麻药联合应用可提高镇痛效应,可以显著减少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减少术后患者的运动神经阻滞的发生,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可直接与外周神经纤维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镇痛作用[1],许多研究将局麻药内加入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改善。本研究显示,A组患者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且未见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程度高。
地佐辛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主要激动κ受体,而对ξ受体有一定激动作用,而对 μ受体有拮抗作用,已广泛用于麻醉镇痛和辅助镇痛,对呼吸抑制轻,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剂量的呼吸抑制作用有“封顶效应”[2]。外周神经纤维也存在阿片受体,将地佐辛加入局麻药可提供镇痛效应,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地佐辛主要代谢物激动外周阿片肽受体,其亲和力高于吗啡,效力强,脂溶性大,应用小剂量地佐辛臂丛神经阻滞延长镇痛作用。同时有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地佐辛静脉注射能起到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3]。
参考文献
[1]杨文华,钟玲,叶允荣.地佐辛用于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62-63.
[2]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术后镇痛处理专家共识,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4:190-196.
[3]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镇痛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2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4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