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引入“三主式”教学理念的可行性。依托现代化教学平台,结合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将思辨能力培养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分阶段导入思辨能力提升设计,旨在研究如何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中培养外语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 外语学生 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032-02
如何提升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家较重视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需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学思结合”“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可见,思辨能力的培养,已经提高到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位置。
一、前人研究及面临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是外语教育界的焦点。在传统教学中,比较注重外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发展,对于独立思考问题方面,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出现“思辨缺席症”的现象。(黄源深,1998,2008,2010;文秋芳,2006,2009;孙有中,2011等)
关于思辨能力培养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也是近一两年才陆续有研究成果发表。2011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我国,从2013年开始,国内进一步深化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科结合,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马秀麟(2013)在教学中根据翻转课堂和学科特点,借助已有的教学平台设计具体的学习支持系统,开展教学实践。同年,娄智华从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多媒体应用、教学方法特点等方面分析翻转课堂的应用。黄琰、蒋玲等学者(2015)提倡作为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当注重翻转课堂的应用,在实践中也证明翻转课堂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尤其是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时期的研究从表面深入到本质,并扩大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领域。
2015年至今,随着网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但这一泊来品在本土落地生根后面临的问题,给其应用带来了一些冷思考。除了探讨与MOOC、微课、视频等结合外,出现大量旨在实现翻转课堂在国内的本土化应用的、有关翻转课堂反思的文章。这些文章为翻转课堂结合国情进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我国对翻转课堂研究的高质量著作和论文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思辨能力的培养虽然在翻转课堂中得到肯定,但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多数过于注重形式,忽略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如何将这一目标具体化,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实践中实施的论证不够清晰,研究也相对较少,所发文章不过数十篇。但在这些文章中,积极肯定了翻转课堂对提升思辨能力的作用。
在外语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依赖语法教学法,强调知识的输入和输出,重视语言的技能训练,忽略了思辨及其他能力的培养。
关于思辨能力,罗清旭(2002)和文秋芳(2009)先后根据国外监测方法,结合中国文化语境,对我国外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结论。文中将思辨能力分为两个方面: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辨过程的自我觉察、反省、评估及调节的能力。后者是指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在思辨能力上,我国学生相对更缺乏。陈碧梅等的调查发现: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以被动型接收知识的类型为主,师生之间较少有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和认知的互动,从而导致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席。
二、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如何在结合现代技术教学手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翻转课堂研究关注如何将视频、微课等现代技术手段融入传统课堂,实现课前知识传授、课堂知识内化的教学过程翻转,但忽略了培养目标对教学设计和效果的影响力、教学模式及活动的设计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主体——学生在新模式中的能力培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融合“三主式”教育理念来提高思辨能力的培养。“三主式”教育理念即“主导—主体—主标”,是以“思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主导—主体”——“双主”教学理论,是何克抗教授提出来的。其核心内涵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促进、帮扶、培育学生,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构建者、体验者的主体作用也不容忽视。
“主标”即“主要目标”,来源于“成就目标”理论,由美国著名的归因论动机研究者B.Weiner B.Weiner提出,后由Carde Ames進一步完善(Ames,1984),是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具有认知、行为和情感等特征。此观点说明不同的目标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的认知、情感等促进作用,从而对个体成就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三主式”翻转课堂理念,其是在原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理念上,冠以思辨能力培养的目标,旨在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认知卓越的学生。“主标”不等同于某一特定科目或教学内容的课程目标,它超越了学科间的差异,对翻转课堂具有普适性。“主要目标”的确定,是教学当中涉及的教学方法、手段,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将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提出来,也是当下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经过理论研究和课题实践,针对“三主式”的操作模式,提出以下观点,如图1所示。
在以“思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三主式”翻转课堂设计中,将思辨能力培养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依托现代化教学平台并结合课文内容,分阶段导入思辨能力提升设计,在设计中应注意由浅入深的递进式原则。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小组讨论、学生提问等方式,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对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应注重其语言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思辨能力培养这一途径,可以实现加深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培养优秀的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碧梅.翻转课堂对改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效应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7).
[2]张聪.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3]覃霄,曾文华.认知学徒制视野下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9(7).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0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