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及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连民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
   评价;活动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B)―0031―01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明确地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强调“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整合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一、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与评价中
  
   1.树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历史研究性学习其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方式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主体位置。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料;对教师而言,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与实践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以教材为蓝本,丰富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会比其他教学方法更有效。研究性学习的出现,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拓展学生的思维。新的历史教材在这方面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例如当下历史课程中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某一历史问题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次,选择重点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训练,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与这一专题相关的知识,并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学生发展自我、学会学习的过程。最后,以教材为蓝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3.充分互动,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中,互动是其一个重要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互动可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养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由于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自由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自由选题、自由创造的原则下,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不再简单地以知识传授者和学术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间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为课题,并为学生提供选材的帮助。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指导,为学生的讨论以及撰写的历史小论文进行评价和指导,切实发挥好“导师”的作用。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如何进行评价,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败。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活动法是良好的评价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对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的内容作出评价。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学生可充分运用与历史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化的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性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我们新时期的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