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验式教学方式适用于初中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具体实施上很多初中美术教师都在做着类似的探索。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使教师更注重学生的美术教学体验,也帮助学生更关注自身在美术活动中的体验。基于此,探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美术;体验式教学;实践
美术是人类创作和情感体验的产物,对于体验式教学的观念和实践也各有不同,尽管当前的体验式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仍旧很浅显,但是在初中美术教学之中实践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下文就谈一谈关于体验式教学和初中美术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体验式教学下注重还原情景,感受作者情感
还原情景指的是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模式还原美术作品的背景、人物、画面,帮助学生不只欣赏静态的画面,还能欣赏动态的画面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美术作品的世界。让学生仿佛看电影般地欣赏优秀作品,从而更好地感受作者通过作品所传递出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美术审美上得到提升。
比如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单元教学上,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肯定,教师在展示《野牛》等作品的时候尽量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还原情景,让学生在背景的衬托之下能够更好地观察这幅作品,更好地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学生还原同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同一作者的同类作品进行美术分析和审美,这样能够主动感受到作者绘画的情感。
所以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通过查阅资料、多媒体辅助还原作品背后的故事,为学生延伸传达,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感悟作者传递的情感。
二、体验式教学下注意组织活动,实践获取知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为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成为课程的主人。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时候,能够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作品的含义,也能够在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之中获取知识,从而深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能力。通过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思维。
比如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校园的春天》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从校园之中感受春天,例如校园之中的植物发芽披上了绿色,花朵开始结苞等,而同学们也换上了轻便的春装。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校园的春天,获得灵感的启发,创作出属于自己理解的校园春天画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体验都是来自自己,而教师只是引导者而已,能够帮助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示春日景象,感受春天的生机。
所以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通过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组织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深入提升美术审美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体验式教学下安排情节表演,激发学生情感
因为初中生想象力丰富,表演欲强,教师能够依据不同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情节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体验之中获得情感体验,充分感悟作者创作作品时候的内心想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学上应该结合情节表演,调动学生的学習积极性,创造性地提升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加深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
比如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丰富多彩的现实 多种多样的表现》教学中,有欣赏《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投影展现这幅作品,而教师在讲解作品背后的故事的时候,让学生在台上表演蒙娜丽莎和达·芬奇,在进行赏析的时候,让学生在台上自由发挥,想一想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达·芬奇会如何说服对方同意这次的绘画,在作品完成之时蒙娜丽莎又会对这幅作品会有怎样的评价。两个学生扮演这样的对话,而学生在生动的互动表演之中,仿佛回到了现场,感受达·芬奇创作时的状态。
所以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安排情节表演,让学生欣赏作品变得更具有主动性,获取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感悟作者创作之时的内心想法,提升自身的美术作品审美和分析能力。
总之,初中美术体验式教学充分关注了学生直接和间接的综合体验,重视的是学生人格完善和情感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之下,体验式教学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研究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将体验式教学转化为一种生活和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玉雪.体验式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10):149.
[2]钱英.体验与艺术的碰撞:初中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7):21.
[3]索南扎西.体验艺术之美,促进创新能力: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8(5):91.
[4]俞建刚.走近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谈初中美术课应放到地方文化的背景中来思考[J].文教资料,2017(15):110-111.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