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鉴赏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概述高中诗歌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让高中诗歌教学向着高效化方向持续前行。
关键词:高中诗歌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而高效课堂则是解决课堂教学的低效性与无效性的一种有效手段。高中诗歌高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在常态诗歌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引领以及学生的积极学习,能在单位时间内形成较高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教师在优化教学过程的时候,需要形成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具体到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情感基调的引领、教学模式的优化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相关内涵,从而能在提升诗歌教学有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 构建高中诗歌教学高效课堂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诗歌教学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教师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学生渐渐对诗歌失去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不是使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就是咬文嚼字,再就是给诗歌套上考试的模式,将原本鲜活的诗句全部肢解为语言标本,在一轮又一轮的考试中,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中不能自拔,直至让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慢慢消失,导致部分学生在看到诗歌后就会感觉到头疼,对诗歌没有任何感觉,自然就觉得诗歌学习枯燥乏味,味同嚼蜡,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要想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就不能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高中诗歌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由原有的被动状态中拉出来,使得学生能在主体地位实现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诗歌的相关内容,从美学角度感知诗歌的韵味。其实,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时代早该过去。教师应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先行先学,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學习引导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回归。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与学生一起体悟诗歌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走入瑰丽的诗歌世界中去,最终能成为诗歌的体悟者,在不断深化学生审美体验的同时,让学生爱上诗歌,爱上语文。
再次,重视诗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强化诗歌教学有效性是提高中华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诗歌作为文学创造的最高形式,被人称之为语言宗庙,文学骄子。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面,诗歌是一个人甚至国家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为能更好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先要从诗歌的角度入手,高中诗歌高效课堂在让学生做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人格建设,提升人生境界的同时,需要逐步的审核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思考与认识。
二、 高中诗歌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
(一) 课前准备,计划先行
高质量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从而以更加严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每个教学步骤都需要仔细安排,在反复研究之后形成最终结果。同时在教学工作中还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针对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例如,在学习《永遇乐·北固亭怀古》时,便可以先向学生布置三个学习任务: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需要对这首词进行背诵,并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对作者写作这首词的背景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对豪放派的特点与风格进行了解。第二,在过程与方法上,需要对这首词的意境进行认真品味。要能够把握住这首词的意蕴;对作者在创作这首词时所使用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掌握对比、烘托、用典等手法的应用。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对作者有志报国却因朝廷当中投降派的思想影响,而壮志难酬的情怀进行体会;要对古人在生活和事业上积极进取,对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充满了渴望的情感进行学习。利用这三个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从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开始学起,逐步开展诗歌鉴赏,并形成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通过这样具有层次性的学习,更加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在条理清晰的教学模式下,构建高效课堂。
(二) 创设氛围,提高信心
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接触过诗歌题材,但都相对简单,因此学生可以快速地完成背诵并进行理解。而高中阶段学习的诗歌难度却明显加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自信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抄录,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在教学中留出一部分空间将这些抄录张贴起来,每周进行一次更换。教师要适当调整张贴的人选,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得到机会。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前演讲,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诗歌向大家进行介绍,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对不同的诗歌进行体会,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更高的积极性,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可以通过诗歌朗诵大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诗歌的魅力进行感受,并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行提高。
(三) 拓展思维,激发创新
诗歌在语言应用以及情感寄托方面都有极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进行培养,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大胆想象,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探究诗歌主题时,教师不应将标准答案作为衡量标准,而应当指导学生加强对作者的了解,掌握作者在创作时的背景、诗歌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知识,再通过想象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琵琶行》时,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由于历史环境不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在当时商人虽然富有但是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所以才有老大嫁作商人妇的话。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写一篇小随笔将这位歌女的整个心理历程写下来,部分学生会感觉到困难,由于这是难以理解的,但教师要求学生从他们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结合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详细为学生讲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诗歌,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抨击当时的环境,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诗歌的每句话,学生能了解到虽然诗歌使用一种讽刺的语言表述,但却将当时的环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短短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教师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多加借鉴,尽量在精简语言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观点的表达。 (四) 置身诗境,引起共鸣
学生对阅读诗歌产生浓厚兴趣后,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要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写作特点是教学难点,学生与诗人处于不同时期,所以在情感方面是存有差距的。教师为能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可以先使用分类的方式将作者情感分类,让学生在分类中条分缕析地进行深入分析,这样会让技巧指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譬如,诗人在心境相似的情况下,借助某些景物所抒发的情感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相同遭遇或者处于同一时期的诗人感情也会出现相似。如诗歌中经常使用到的词是“月亮”。月亮一直以来是思念的“代言人”,所以说望月思乡成了很多诗人共同的情感。在早期诗歌学习中,学习过李白的《静夜思》,在鉴赏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的时候,也能快速地读出思念家乡的情感,所以若是在品鉴唐朝诗歌的时候,出现月亮这个景物的时候,就要思考作者是否在诗歌中蕴含了思念家乡的情愫。当然,并非所有的月亮都代表思念,因为每个诗人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一定千篇一律地使用月亮代表思念,诗人张九龄就有一首诗,其中的两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如此。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领悟诗歌中的思念元素。诗人在写作的时候习惯使用月亮抒发感情,更喜欢引入杨柳抒发惜别的情感,部分诗人使用芭蕉和梧桐渲染离别的愁绪,使用鸥鹭表达对名利的淡泊,使用梅、竹、菊等代表人品洁高贵。教师将这些特殊的景物所对应的特殊情感介绍给学生,学生便能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举一反三,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 结束语
教师以教学方法為入手点,能在优化诗歌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地激励学生阅读诗歌,赏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能从品读诗歌中,更好地读诗。其实,教师开展以上教学方法的目标仅有一个,既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小飞.构建高中古诗教学的高效课堂模式——浅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9):84-84.
[2]刘浚雨.试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代诗歌的高效课堂构建[J].中学语文,2016(18):92-94.
[3]李玉春.“少教多学”,构建高中古诗文教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5(10):31-32.
作者简介:
吕福彬,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