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存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明娜

  摘  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生存教育,可提高学生生存素养,同时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文章主要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存教育的目的、内容及评价促进,探讨如何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存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生存教育;生存素养;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4.022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知识教育氛围浓厚,体育教学重运动技术技能教学,对生存素养的教育重视不够。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生存教育意义重大,不仅能提升生存素养,还能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提升。
  1 小学体育中的生存教育
  现代汉语词典中,生存被解释为保存生命,还延伸为活着,或者生活。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与生命保护相关的教育活动,学生获得生存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
  小学体育教学中所进行的生存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开展一系列具有生命保护与社会生存存在密切联系的知识和体育技能性教育活动,让小学生有目的有系统地获得生存意识、知识与技能。
  一个人的生存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更多来源于学生在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所经历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习得知识和获取的经验。因而,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生命价值教育、危险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提升沟通与合作能力等,从而提升其生存素养。
  2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存教育的基本内容
  2.1 明确小学体育生存教育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及生理特点,确定如下生存教育目标:
  2.1.1 提升生存认识
  小学生年龄小,对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认识粗浅。生存教育是促进小学生认识生存素养对自我保护的重要作用,理解生存技能的重要性,主动积极参与体育生存训练。
  2.1.2 提高生存性技能水平
  在体育生存训练中提高生存性技能水平,如运动敏锐性提升,方向感提升,生存性活动中具备及时做出反应的技能水平。
  2.1.3 具备生存性思维品质
  形成一定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具备相应的思维品质,对生存环境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如能观察与发现危险因素,观察与发现生存的积极性因素,能提出积极的生存方案。
  小学各水平段学生的身体与生理特点差异较大,体育生存教育目标则可循序从初步到高阶提升。
  2.2 制定小学体育生存教育的具体内容
  2.2.1 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生存性活动
  可提取实际生活中的生存性活动,改造设置为小学体育生存教育内容。地震逃生可作为体育生存教育的内容,还可有野外避险、高楼逃生等。一般应设置为室内、校园内的活动项目,利用好课桌椅或校内设施,设置易于实施的拟生教育环境开展训练活动。
  如生活中的高楼电梯时有事故发生,电梯没有升上来而拉门却开了,不看电梯往里走,或反应迟钝就可能丧失生命。可设计“进电梯”活动,小组里两个学生并排各出一手互拉拱起为电梯门,另一手靠里互触为电梯,接触为电梯上来,松开为电梯没上来。其他学生排队为进电梯者,进打开的“电梯门”能触到里面的“电梯”,为安全进“电梯”,否则为不安全。此活动设置渗透生活元素,渗透生存要素,训练学生反应的敏捷性,提升生存素养。
  2.2.2 体育运动中的生存性技能内容
  据中国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溺水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须加强对学生游泳技能的培养,只有学生掌握了游泳技能和救护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游泳就不单纯是一种运动技能,而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强调游泳课训练,即是重视学生生存能力的表现。
  课标规定的小学体育运动技能,包含有丰富的生存性内容,却湮没在知识技能传授中,可提取并突出。
  2.2.3 拟“野外”生存训练内容
  野外生存锻炼包含的生存元素丰富,可培养参与者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顽强的心理品质及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新加坡的体育教学中野外生存体育项目OBS(全称OUTWARDBOUND SINGAPORE),要求学生在新加坡主岛外的一个叫乌敏岛的荒岛上,完成为期一周的生存练习,其间有攀岩、丛林探险、制作竹筏和划皮划艇绕岛一周等难度相对较高的活动。
  小学体育教学可结合实际开发出易于实现的项目。小学生因生活技能有限,可在校园里模拟设置项目,组织拟“野外”生存锻炼,如“过独木桥(低凳)”等。让每个人都充分展现出自身特长和优势,在活动中个体有更好地体验生存角色,更好地体验合作能力于生存的意义。
  2.2.4 新兴体育项目的生存活动
  近年来,在海外很多国家的体育课中传统运动正逐步地让位给新兴体育项目。比如俄罗斯的体育课开发了轮滑、滑雪、溜冰、舞蹈等新兴体育项目,课堂一改单调乏味的局面,突出了趣味性和持续性。
  我国小学体育的生存教育,可积极引进国外新兴体育项目,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新兴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存素养。
  3 完善小学体育生存教育的评价机制
  3.1 确定好小学体育生存素养的评价项目
  以生存素养为主题的活动及评价,应围绕体育生存教育目标而为,方向上可有生存认识、生存技能水平、生存思维品质等三个方面的评价。體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具体生存性活动的评价项目,则应细化至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及达到的运动水平。如小学生模拟野外生存活动“过独木桥”,就应设置有过“桥”时间、平衡程度、失误指数等具体的评价数据。   3.2 注重动态性评价
  小学生对生存的认识较为感性,其生存素养的表现也是形象而动态的。因而生存教育的评价,应注重动态性的内容,如可具体考量学生在某一环境里能发现哪些危险因素,能做出哪些避险措施,能有哪些生存方案等,可有更多的动态性评价方案。
  3.3 突出合作能力的评价
  协作性活动及合作意识、能力在生存素养中占有重要位置。评价应突出鼓励小学生组建团队及团队合作,即把团队合作成果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如拟野外生存“过独木桥”,能互相扶持过“桥”则加分;拥挤碰撞无序而导致过“桥”慢,甚至是有人从“桥”上掉下,则每人都扣分,即便顺利过“桥”的也要丢分。
  3.4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向具体运动训练,定量评价已有许多成果可借鉴,较为简单易行。小学生认识能力尚低,对客观数据感受不强,定性评价更为适合其认识能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适当定性评价,更易于对小学生起肯定激励作用,促进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生存活动。
  4 促进小学体育生存教育的积极策略
  4.1 从生活出发,开发学生感兴趣的生存性体育锻炼项目
  小学体育中的生存教育,可更多带有生活要素,应积极把与生存有关的生活内容开发为体育生存教育内容。如高楼火灾时如何低头运动,以避免有毒气体;道路交通中的“绿灯走红灯停”,体育活动与交通安全结合;地震时如何有序疏散,是运动与规则意识结合;超市停电时,黑暗或光线不足时如何快速前行等等。
  这些生活中的应急或避险内容,学生感兴趣。设置为具体的体育活动,与生存素养关系直接,生存意识素养突出。
  4.2设置好细节,在积极的体验中提升生存素养
  根据小学生性别、心理和兴趣特点,对运动项目进行个性化设置,“量体裁衣”,让学生爱上运动,在运动中获得生存素养。体育鍛炼中的生存性活动,应设置好细节与过程,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深入的体验中获得生存素养。如“野外”过独木桥(低凳),可同时播放有鸟叫声、流水声。女生的运动,可以把球类技能与体操结合起来,设置有音乐配合与体操表演的球操,在球操中获得球感,获得技能,提升运动水平,同时享受音乐与韵律及运动组合带来的美感。
  4.3 多样性活动,多渠道提升体育中的生存素养
  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形态,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生存素养。可积极组织各类对抗性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并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在学校内部开设体育社团,如羽毛球社团、网球社团、跆拳道社团等,并通过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的协助,组织社团内部及社团间的比赛,促进各个社团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协作能力可更为有效地进行生存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红丹. 关于我国中小学生存教育开展现状与展望[J]. 教科导刊,2015(8):92.
  [2] 杨昌美,杨昌能. 从生存教育的视角看中小学游泳课程的必修化[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8):141-142.
  [3] 王桂忠. 通过野外生存教育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J]. 体育学刊,2013(7):93-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6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