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晓英 王文环
摘 要:学生想要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就需要学习和运用自主阅读的方法。自主阅读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何去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独立和自主阅读,相互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几种较易把握的自主阅读的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自主阅读
一、教师应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发现和探索知识,学会阅读的方法。阅读应该是学生自己单独完成的,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该把阅读的机会和权力还给学生,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阅读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去积极体验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涵。教师要让学生以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去阅读,达到一个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再创造的目的。
二、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指点。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去做出评价,再根据内容对学生的评价做出点评,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给予他们探讨和交流的时间。关键在于鼓励学生勇敢地提问,让学生养成多提问的习惯,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思维、新的想法。通过自己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增强。
三、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并为自己的阅读制定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独立阅读、自身感悟为基础,要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记录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出现的疑难问题并写下评论。阅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要积累阅读的经验,不能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读书,而不理解内容,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当中,才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教师应不断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读完书之后,用心慢慢地去回忆书中的内容,然后记下自己此刻的感受,对书本内容加深记忆的过程,又是一次对自己精神的洗礼。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只有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为独立阅读打好基础。
我们要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制定阅读目标,这是整个自主阅读基础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课程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定的目标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课程的需要去制定,还要按照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调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当然,学生确定的目标,不能脱离教师确定的课堂教学总目标。学生养成了独立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有了自己的目标,我相信随着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水平会提高得越来越快。
四、教师应鼓励学生讨论,培养他们交流兴趣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地与同学进行交流。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学生,不一样的老师就会有不一样的气氛。在一个放松的课堂上,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发言,只有教师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学生间才会“无障碍交流”,才能提高学生的交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中去,在相互讨论中学生能积累经验。如何让学生毫无顾虑地去说去问?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课堂氛围充分掌握。活跃、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圍,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而过于严肃的教师只会让学生产生紧张的心理,造成压抑的课堂氛围,学生不敢随便提问和互相交流。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跟学生经常进行互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缓解学生的这种“压力”,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愿意去问去说,积极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不能过于严厉地对待学生,在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和他交流,态度要和蔼,让他感受到你的真诚,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彻底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理念,注重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阅读的过程,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缓解课堂紧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重视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放到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独立阅读能力上来。这样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水平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有珍.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读与写(上,下旬),2015(12).
[2]王少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J].学园,2015(8).
[3]王文莉.小议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的几种创新方法[J].才智,2017(3).
编辑 李博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