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上好主题确定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素环

  主题确定课是一个主题活动的起始阶段,主题是否有意义、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真正为学生所喜爱,决定了学生的投入程度,决定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实施。如果主题确定课上得成功,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高涨,后续活动开展起来就顺利,活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择活动主题要遵循以下七大原则与要求
   1.主题的选择要使学生从小就能相信科学,并能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
   2.主题的选择要体现地域性原则,要以当地的乡土特点和条件作为基本准则和要求。每个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而且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应该要因地制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更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
   3.主题的选择要遵循有利于学校对学生整体培养目标的达成,有利于组织实施并形成成果的原则。
   4.主题的选择要注意题目不能过大,要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能拓展儿童的自主空间,既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又要具有可操作性。题目过大了学生会有点无从入手的感觉,难度太大,会打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研究热情。
   5.主题的选择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能力都差异很大,就拿小学阶段来说,如果让一年级的孩子来进行高年级的研究主题,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反之,如果让高年级的孩子来做低年级的研究主题,此举毫无意义。
   6.主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符合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以及终身学习的要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所以,我们选择的主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7.主题的选择既要能够发掘个人的内在潜力,又要能够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从何而来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验自身生活,多问为什么。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尽量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家居安全 与我同行》的活动开展前期——主题选择阶段,我在和学生私下谈话时先了解到了很大孩子的父母都要上班工作,平时放学后或周末放假的时间都是孩子自己或者和兄弟姐妹在家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主题确定课的一开始,我就有针对性地问学生:“平时除了在学校以外,还和谁、在什么地方最多?”学生不约而同地说:“自己/和姐姐/哥哥在家里。”那么自己一个人或者和哥哥、姐姐在家里,你觉得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研究一下的呢?接着学生就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好多的问题,最后一致同意本学期我们就来研究这个主题,从而就把主题确定下来了。
   2.让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是产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好奇的现象、不良的社会现象或不明白的问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活动的主题。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教师平时可多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
  在《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的活动开展前,拍录了一些我校学生在校吃早餐时浪费现象的有关视频,在选题时把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从视频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部分都认为同学们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很有必要让同学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要呼吁同学们珍惜粮食,就这样一致赞同把研究主题确定为《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问题的提出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角度,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从自己学习的课程出发,提出自己想要深入研究的問题;还可以是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某一方面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责任编辑 韦英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