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尊重差异 优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瑾

  摘 要: 相较于个人独唱而言,合唱有效结合了不同的音色,通过不同的声音进行彼此协调配合,有效提升了音乐作品整体的表现力与张力,更能充展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以此引发共鸣。因此为了达到上述合唱效果,本文以小学合唱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简单介绍了差异化教学内涵之后,分析了基于小学本班级合唱特点下的差异化教学应用必要性,随后围绕如何在小学合唱教学中进行差异化教学应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合唱;差异化教学;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广泛应用普及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小学合唱教学时,也应充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差异,并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做好小学合唱教学优化,这对于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提高小学合唱教学质量水平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基于小学本班级合唱特点下的差异化教学应用必要性探讨
  (一)差异化教学内涵分析
  所谓差异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并且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人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之上,所展开的一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更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实现全面化的发展。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应用发展,它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注重“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的教育感受与学习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而不再将学生视为“知识灌输的容器”。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情感个体,在针对于学生教育过程中,理应尊重学生个性,充分考虑不同阶段下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得针对于学生的教育柔和,给予学生“润物细无声”式教育,而差异化教学显然与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有着非常良好的契合度,因此非常适合在小学合唱教学中进行应用。
  (二)差异化教学应用必要性分析——从小学合唱特点视角入手
  小学音乐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小学音乐合唱特点的角度进行考量,我们能够认识到差异化教学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具有以下应用优势。
  一是小学合唱教学有着较为广阔的音域。因此在实际合唱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小学生负责不同的声部进行演唱,然而不同小学生受先天或后天因素影响,自身擅长的声部通常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针对于小学合唱教学,必然需要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擅长的声部,并做好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更有助于小学合唱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是小学合唱变化力度比较大。小学生在进行独唱时,由于演唱者音量有限,因此对于音乐整体变化力度要求不会太高,而合唱过程则不同,由于合唱需要不同声音交织在一起,不仅整体变化力度更大,还需要有效呈现,而且还应将这种变化力度体现出来,才能够彰显出合唱不同声部的特色,带给听众更加震撼的听觉感受。因此为有效达到这一目的,必然需要通过进行差异性教学,在引导不同声部的学生进行积极配合演唱的同时,又能充分彰显出自己所负责声部的特色,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整体变化力度。
  三是班级音乐合唱听觉变化比较丰富。在独唱时,演唱者音色比较单一,而在小学班级合唱时,由于合唱团内包含男声、女声等,因此实际音色非常丰富,不同声部、音域、和声等带给人的听觉感受也各不相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听觉层次,听觉变化也非常丰富,因此为展现出这种听觉的丰富性,同样需要做好差异化教学的应用,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属于自己的声部中发挥出最大的实力,促使整场合唱能够顺利圆满完成,这对于提升小学合唱教学质量水平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
  二、 小学合唱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策略
  (一)基于不同的练习的目的,凸显游戏教学活动的差异性
  游戏教学活动是当前小学教育中经常被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该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最终实现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目的。在开展小学合唱教学过程中应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结合小学合唱教学不同合唱能力的培养,注重凸显出游戏活动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一节课中体验不同的教学游戏活动,并且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实现不同的合唱能力技巧的掌握,促使差异化教学理念得以充分地彰显,最终达到合唱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例如在训练学生“合唱渐强控制能力”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名为“变胖子”的游戏活动。学生在初次进行该活动时,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游戏活动开始時,教师注意不要直接以一整条音节进行训练引导,而是借助柯尔文手势,先引导学生将左手放在腰部,跟着教师作出“do”的手势,同时配合发出的声音是“弱音”,然后引导学生将右手向外慢慢地推出,在这一过程中,手掌要慢慢打开,引导学生此时左手作出的“do”将自己变成一个“大胖子”,将气推出去,推出去过程中发音要从减弱变向渐强。在开始阶段,先让学生从单音级开始练习,在学生逐渐熟练后,再引导学生练习整条音级。而在训练学生“合唱渐弱控制能力”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滑滑梯”的游戏活动,在实际进行练习时,由于这一活动对于学生气息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教师仍采用相同手势方法,指导学生在唱弱音时,注意保持自己气息,从强到弱的过程感觉在滑滑梯,声音是平缓匀速下滑,而不是断崖式的跌落,并且音量的减弱跟音高无关,教师可以不断地利用手势指导,带领学生尝试进行声音控制,掌握声音变弱技巧。又如在进行“渐强渐弱综合能力训练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回音”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先将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从“do、mi sol”三个最稳定的音级开始练习,能够带给学生一种归属感,给予学生一种回到主音的感觉,比如先让其中一组学生用较强力度唱“1-2-”,另一个小组用弱力度回应:“2-1-”;然后该组小学继续唱“1-3-”,另一组学生迅速回应“3-1-”,以此类推,引导不同小组共同完成游戏,通过进行上述差异性游戏活动的练习,从而让学生的合唱基础能力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好合理的教学分组
  在实际教学音乐合唱时,不仅要注重个体独唱特点的彰显,还应全面展现集体合唱的效果,这些都对学生合唱声部位置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差异化教学理念,以学生合唱能力基础、合唱兴趣、擅长的声部等为依据,做好合唱位置的合理安排,比如如果学生有着明亮的音色,但綜合能力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可以将学生安排在第一声部位置,反之,可以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安排其唱第二或第三声部的位置。针对一些天生“五音不全”的学生,他们一般对于合唱的兴趣并不高,因此教师也莫做强求,可以引导他们尝试进行各种乐器的练习,将他们安排在合唱伴奏的位置上,从而也能够参与到合唱之中,帮助学生完成合唱。教师通过这种差异性安排,从而让每一位学生在合唱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位置”,并真正乐在其中,这无论是对于学生个性发展,还是合唱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均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此外,针对音乐合唱教学,教师还可以借助差异化教学理念下的分组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合唱学习场合,选择对应的分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在具体分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采用同质分组教学,将合唱能力、偏好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便于教师对该组学生做统一的教学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合唱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采用异质分组方法,通过将一些性格互补、音乐能力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从而在合作过程中促进交流,让先进带领后进,不断培养他们的合唱默契,增进彼此之间的磨合,实现共同成长,最终达到合唱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三)基于不同合唱阶段,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合唱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这种动态体现在“节奏”“韵律”“伴奏”等多项内容之中,并且在不同的合唱阶段,对于学生合唱效果要求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基于此,小学合唱教师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应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时,可以从不同合唱教学阶段入手,注重体现出教学方法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合唱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避免带给学生一种“学习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唱学习效果。例如在初级合唱教学阶段,轮唱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过渡教学方法,究其原因在于,轮唱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一种新的演唱方式,并能够感受到双声部的融合,更好地体会与他人之间的配合,加深学生对合唱的理解。而在进行高级合唱阶段教学时,由于合唱作品难度提升,在实际教学时,需要教师先从低声部旋律教起,待学生熟悉之后,再进行主旋律声部的学习。遇到难度系数针对于一些过难或者学生经过反复合唱练习也无法掌握要领的行声部旋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作进一步的简化处理,比如可以改变低声部旋律,保留和弦主干音,进行主干音的延长,从而促使合唱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这对于提高小学合唱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合唱教学内容包含众多,并且在实际教学音乐合唱时,不仅要注重个体独唱特点的彰显,还应全面展现集体合唱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小学音乐合唱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差异教学的优势,并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做好差异性教学的应用,最终达到小学合唱教学质量水平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尤舒华.多种方法运用,促进小学合唱质量的提高[J].新课程:小学,2016(1):23-24.
  [2]马可.小学合唱教学实践探究[J].黄河之声,2019(8):147-148.
  作者简介:  朱瑾,江苏省扬州市,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3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