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设计微项目学习 促进深度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次课程改革是从研制、提炼核心素养开始的。简单的阅读、听讲和模仿将很难完成这一目标,必然指向深度学习。如何进行深度学习?微课程教学法之微项目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文章以《Excel函数的应用》一课为例,阐述如何设计微项目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微项目学习;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对Excel函数的介绍,甚是简单。只在“表格数据处理”小节中列有“利用函数计算”,寥寥数行。有学生知道Excel函数,但又不太熟悉,更难让其理解应用了。
  在此情况下,我们日常的教学是以老师讲授,学生模仿为主。过程有:引出函数、如何使用,学习常用函数,交流与评价等。我们在使用函数解决问题时,会明显体验到,函数的选择、学习和方法的提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常规教学在这些方面很少体现,这就需要我们优化教学。这节《Excel函数的应用》通过设计微项目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 在微课程教学法理念下设计微项目学习
  微课程教学法是苏州电教馆原馆长金陵先生从研究翻转课堂之后的本土创新,包含学生课前、课堂学习在内的教学活动的系统设计。具有四个典型特征:具体精准提炼达成目标;目标管理、问题导向设计学习任务;方法与视频共举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微项目学习促进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如果说,前三个特征保证知识学习的质量,那么,微项目学习则保证深度学习高阶目标的实现。微项目学习汲取了项目学习的精华:真实情境、协作探究(或创作)和成果展示。
  本课以一份本年级学生的成绩作为大数据,需要统计分析各学科各组合的考试情况(整体水平常用均分)而形成的一个微项目。如数学各组合的平均分,哪个组合成绩最好。
  (微项目学习)
  本课由两个问题展开。第一个是用公式求平均分的烦琐,引出函数的学习。为了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学习目标,设计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等学习资料。第二个是如何求某个组合的数学平均分?设计了微项目学习。
  求平均分除了公式,还可以选择:average()、sum()/count(),还有sumif()/countif()等方式。sumif()和countif()是两个新函数,应该重视引入过程。我们在分析“求某个组合的数学平均分”这个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思考:需要什么功能的函数和如何检索学习。再根据“最近发展区”思想,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如count()和countif()),在联系和区分后,掌握新函数。第二个问题我们使用的求解方案是sumif()/countif()表达式。
  (课堂教学)
  课堂学习通过设置问题层层推进,提供学习资料突破重点难点,促进深度学习顺利进行,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学过图表,还可添加图表的操作,使之更形象直观。
  (问题引导)
  最后是展示活动。学生陈述自己的作品,解答上述的问题,并提出疑问和建议;师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本课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协作探究,在深度学习中内化知识,收获成就。
  二、 在微项目学习中体验深度学习
  我们倡导深度学习,防止学科知识的浅层化和学生思维的表层化。刘月霞、郭华合在《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著作中谈到,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一)微项目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微项目学习起始于一个与学生相关的,并让学生感兴趣的真实问题,即项目主题。项目主题的选定是微项目学习成败的关键。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和感兴趣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认知心理学称“选择性注意”。其次内容和学生有“共同经验”,更能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促进第二层次的“选择性理解”。如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本课就用了学生最最敏感的学生成绩作为微项目数据。学生们都想看看自己组合的排名情况。
  (二)微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保证深度学习的进行,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数字化学习能力
  微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是面向学生如何学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数字化学习能力。
  信息意识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如本课中的关键步骤,函数的选择:最好能有条件平均分;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我们想到可不可以用条件计数和条件求和,尝试信息检索,学习解答。信息意识决定了思考的维度和高度。有了良好的信息意识,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微项目学习更多体现的是数字化学习能力。数字化学习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或主题为导向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适用于每个人终身地发展。本课通过数字化学习改进了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实现了深度学习。而互联网+的发展,让数字化学习真正成为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最优质的学习资源,实现个人的终身发展。
  (三)微项目学习以问题为驱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微课程教学法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一方面是要把控学习的方向和正确;另一方面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提问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由问题展开,通过问题来完成微项目学习。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由周以真教授提出,他把困难的,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了一个抽象化的模型,这样就有了求解问题的思路和途径。生活中也不乏计算思维的事例,如当你儿子弄丢他的手套时,你建议他沿走过的路寻找,这就是回推;在超市付账时,你应当去排哪个队呢?这就是多服务器系统的性能模型等。这是一项解决问题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甚至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那么本课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的?首先,这是一份比较复杂的考试成绩数据,有多个组合,多个学科构成;再有我们经常用平均分来评价整体水平。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统计平均分的表格,这样也可以不影响原数据。其次,平均分的求解方法比较多,通过引导、思考和学习,我们得到了本问题的“模型”,即为sumif()/countif()表达式。最后,主要是转换思想,实现高效地解决问题。如表达式中组合的名称,直接用文字,原数据中对应的单元格,还是新表格中对应的单元格?结合填充柄的使用,我们应该选择新表格中对应的单元格。还有就是怎么实现下拉列表中文字形式的学科名称和实际学科数据区域之间的转化。我们学会使用了indirect()函数。
  (四)微项目学习提倡协作探究,使深度学习在交流、碰撞中前行,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微项目学习要求有协作探究。我们可以在交流中融合观点,完善解题方案;可以在碰撞中激发灵感和创意;可以在协作探究中增强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中学生有所欠缺的,同时也是这个时代需要的。
  (五)微项目学习注重成果展示,使深度学习开花结果,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通过表达,激活了学习需求,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表达,锻炼了人际沟通交流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通过表达,增强了学习成就感,提升了核心素养。
  总之,一个好的微项目来之不易。为了使微项目更具针对性,促进深度学习持续有效地进行,我们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一、 符合学生特点。关注学生,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使學生快乐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二、 探究任务要有弹性。在符合课标要求和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设计成基础任务和拓展活动等,使每个学生都能适宜地进行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2.
  [2]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4).
  [3]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3-60.
  作者简介:
  李海平,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8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