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谈阅读课堂“语文味”的缺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霞

  “语文味”一词最早由程少堂先生提出。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因而,充盈“语文味”的课堂就是和谐的课堂。
  “语文味”随着年级的递升而变化。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味”,在继续巩固字词的基础上,侧重于句段的理解和阅读分析,侧重于写作知识的渗透与能力的启蒙性实践。由此可见,“语文味”是从文本细部的探幽发微中散发出来的,而小学三年级阅读课堂“语文味”的探究,更多的是关注“怎么写”,而不仅仅是“写什么”。
  在课程改革大潮中,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人文性凸显了,语言感悟强调了,合作学习体现了,探究过程重视了……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 “串味”的语文课,存在着大量的非语文因素,让语文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
  现象一:繁杂的朗读――教学内容不求简约,错过了“语文味”
  有些教师不能深度解读不同类型的文本,不能准确把握文本“语文味” 的“点”(即情感、形象、条理、语言等),不能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导致不能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错过了“语文味”。
  【案例】《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流程
  ①学生听课文配乐录音。
  ②分组再听课文录音,看视频,欣赏南沙群岛的美景。
  ③相机朗读描写景色美的句子。
  ④男、女生分别朗读。
  ⑤比赛读。
  ⑥演化成诗的形式读。
  案例中,一个教学流程下来,朗读教学满满当当,却让人不明白这些朗读到底是为了什么?这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哪?教师到底该“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因为,让学生体会南沙群岛的景美、人美,绝对不是教师把几种不同形式的朗读分别演示,在学生的平淡朗读中就能实现的。
  现象二:精细的设计――教学过程不求简洁,淡化了“语文味”
  有些教师不能适度解读文本,不能合适地设计教学过程,更谈不上正确地引导学生研究课文“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导致不能深入浅出地教学,淡化了“语文味”。
  【案例】《狼和鹿》教学过程
  ①从课题入手,从课文中获知:谁是“功臣”,谁是“祸首”?谁具有决定森林存亡的权利?
  ②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是怎么对待狼的?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③人们纷纷杀掉鹿的天敌,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可为什么鹿又纷纷死去呢?再读课文,找找原因。
  ④写话:在凯巴伯森林里,到底谁是“功臣”,谁是“祸首”?如果你是当地的一名居民,有什么感悟?请写下自己的话语。
  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浮于文本表面,几乎不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教师只是在支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去寻找每个问题的答案。并且,以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冷静地分析、评价这样一个“残酷的教训”,显得太过理性。
  现象三:热闹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不求简便,违逆了“语文味”
  有些教师不能广度解读文本,不知道用什么教学媒介散发文本的“语文味”, 甚至不知道运用悦耳的嗓音、有趣的教学语言、美观的板书,增添课堂的“语文味”,导致滥用多媒体,违逆了“语文味”。
  【案例】《赶海》教学步骤
  ①看图片,听《大海啊,故乡》这首歌,并创设情境。
  ②看“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的视频,感受赶海的乐趣。
  ③看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欣赏夕阳西下的大海美景。
  ④再次播放《大海啊,故乡》的伴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案例中,教师充分运用大量的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美轮美奂的画面,播放动听的音乐。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挤掉学生的读书时间;学生的思维空间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浅尝辄止……
  综上所述,当今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涌现出种种缺失“语文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走综合路线,与人文攀得太近,和多媒体贴得太亲。笔者认为,造成“语文味”缺失的原因,除与教师自身素质(即文本解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关外,还与外在环境有关。
  首先,“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教学思想在课改大讨论中就遭到专家、学者们的指责、批判,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绝对化,而忽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性。如此强劲的舆论导向确实让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感到迷惘:语文课究竟要不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凸显了工具性的语文课堂是不是就意味着人文性的湮灭?这甚至导致很多教师对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望而生畏”起来。
  其次,课改后,不少公开课、观摩课更关注人文、感悟、互动、合作、探究、情感等等,课堂出现了更热闹的景色。这也致使不少青年教师一味地去模仿“跌宕起伏”型课堂,“名正言顺”地取消了本不该取消的语言文字训练。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呼唤“语文味”的回归,应以诗人郑板桥笔下的“竹石”精神扎根语文教学:“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文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要用心在“生本”课堂中耕耘,创造浓浓的“语文味”课堂,为学生一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底色。
  (责编 刘宇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