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阅读张扬学生的个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费继斌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而不是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去感悟,去思考,在其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的享受。通过几年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笔者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
  一、享受阅读,获得美的享受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读”这一环节,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思考理解,并学会圈圈点点加批注,在朗读中体味文章意义、意境、情味。在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中,指导学生以此来体会人物情感。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就要更新以往对以引导学生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的热衷。因为过于功利,再美的文章也只能是索然无味,语文味儿也会消失殆尽,那么阅读教学就不是一种享受,而是对心灵的一种折磨。因此,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用学生自己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如,在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读课文、片段,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的“佳句锦段”介绍给同桌听,甚至可以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注意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并让学生来说说选此句此段的理由。学生在朗读中对情节充分地了解,对人物形象加以感知,细细品味着语言;在反复吟诵中,形象在脑中“复活”,触动情感,他们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把握全文内容,而这不正是一种享受吗?
  二、感悟阅读,心灵和谐共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全部情感,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引导他们以作品为媒介,去体验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思想,咀嚼个中滋味,与作者的情感跳动于相同的节拍上,与作者同构一个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乃至进行灵魂的拥抱,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从而享受心灵和谐共振的情趣。如,学习《永久的悔》、《荔枝蜜》、《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背影》等叙事抒情文章,作者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会让我们感受到汩汩流淌的亲情融于那字里行间,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母亲对儿孙的那种关爱,孩子对母亲的悔,儿子孝敬父亲,父亲对儿子的厚爱,父子彼此支撑,在共度难关和危险的人间呈现一幕幕感人情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中,学生感悟了人情的崇高和纯善,母爱的无私和广博,骨肉亲情的难以割舍。阅读《凡卡》,作者那饱蘸深情和含蓄隽永的叙述,在阅读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发自内心地悲情呼喊。阅读,可以将作者输入而存储在作品中的情感的形式与阅读主体(学生)内心情感的形成发生异质同构的感应,人物的风采和神韵自然被领略了,作者寄寓文中的情绪、观念、理想也水到渠成地被品读出来了。可见,感悟阅读让学生不仅能领略到阅读中的审美愉悦,而且能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和谐共振。
  三、探究性阅读,意象流动衍生
  新课标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探究性阅读,它是教师先导或教师个别辅导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读、自思、自疑,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学生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的基础环节是自主探究,它是阅读消化、分析整合、形成探究成果小论文、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的关键环节。如,探究《荷塘月色》关于《采莲赋》和《西湖曲》的作用,笔者教给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整合的方法,引导他们通过查找历史文献,了解写作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再如,朱自清的散文《哪里走》、《一封信》等,通过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提取和对专题解读的情感填充,学生探究出:忆起梁代的《采莲赋》,当时“嬉游的光景”虽“有趣”,但他却又感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忆起了《西湖曲》,勾起了乡思,“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的思绪在历史的记忆中一直驰骋着,宁静复不宁静,真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无比苦恼的心情。如此一来,通过学生阅读的探究实践,他们真正体验到阅读的美感。“教师惟在启发导引”,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的教,并不在全盘托出,而关键在于相机诱导。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探究性阅读无疑是一项成功的尝试。
  阅读,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我们只有让学生不断地阅读,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彰显他们的个性。只有让他们领悟到了学习的方法,他们才会不断地去吸收我们五千年的文化、思想、道德和世界文明的精髓,审美情趣和能力才会增强,生命才能实现真正涌动。他们会变得才思敏捷,知识日趋丰富,感情日渐细腻,从而走入阅读学习的最佳境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