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动机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丰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并更进一步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新课程理论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说: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初中生由于生理、心理特征,以及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懒惰、容易分心、对学习有厌倦情绪、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等。
初中历史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副科”,很难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想使初中生学好历史,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学习中获取乐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策略。
一、引导动机迁移,产生学习需要
这也就是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学习活动上。我教的班有一个学生爱好收集古钱币,在历史课上也经常摆弄钱币。这时,最好不要简单批评他,而应当鼓励他参加钱币兴趣小组,使他在小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他回去收集有关钱币的历史资料,如“中国历代钱币之最”等等,然后让他把收集到的钱币知识介绍给同学们,或者用它出一期黑板报。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使这种爱好和学习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引导动机迁移,可以产生更新的学习需要。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展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然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开展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开展“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开展“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开展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陶冶情操
历史课除了与其他学科一样,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任务外,它还有着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多媒体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情景氛围,触境生情,陶冶情操。
如在学习“汉与匈奴的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显示昭君出塞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昭君出塞的方向,旗帜的飘动和他们穿的什么衣服,由此感受他们是处在寒风凛冽,天寒地冻的艰苦环境,从中体会昭君远离京城,不畏艰苦,长途跋涉,为汉匈两族的友好关系表现出献身精神和美德,受到后人赞扬,使学生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念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很少提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务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识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一定要加以保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