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职业学校迫切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3(C)-0123-02
  
  引言: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己最薄弱的素质是心理素质。曾有一项以全国12万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21.6%的人有心理障碍。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我们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参与和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二、当代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学生的主要疾病。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
  三、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甚至中学都已经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二)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这支队伍的素质,尽管职业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和咨询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很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好的效果。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
  (三)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着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结束语:心理健康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永恩.中职生青春期教育应力求主动[J].教育与职业.2010.19.
  [2]刘红玲.如何加强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0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