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精彩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东升
语文学科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求学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下面我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谈谈如何巧妙运用多媒体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激趣导入就是其中的一种。激趣导入的方式除了“设疑”以外,还有“谜语激趣”、“故事引趣”、“谈话激趣”等,而灵活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氛围,起到教学语言、教学结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做到该喜则喜、该怒则怒,或高亢激昂,或如泣如诉,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在视、听、思中丰富感性知识,产生再造想象,入境动情,形象地感知,理智地思索,动情地描绘,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升华。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课文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长征途中,那段历史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让学生理解甚至“进入”当时的特定环境,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红军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爬雪山的行军画面:一支红军队伍犹如一条长龙艰难地行进在雪山之中,他们装备极差,积雪过膝,战士们极度疲劳,步履维艰……这些画面再配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解说辅助教学,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条件的恶劣、战争的残酷,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二、变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睁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如《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本课是阅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段录像和一张图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
在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清高的品格后,我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境之中。我再出示图文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我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我”墨梅图的动人情境,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使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
三、融情于文,提高朗读教学的感染力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朗读内容一般是描写事物具体生动而文字优美的句段,含有赞美语言的句段,描写或叙述任务语言、外貌、性格等方面的句段,含有寓意的句段等。这些朗读内容如果能和视听媒体结合起来,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视听媒体具有视听同步化、图像动态化的优点,它传递信息快捷方便、生动形象。如果在“点拨导读”阶段,教师使用视听媒体帮助学生模拟情景,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再让他们使用传统媒体(教科书)读课文,就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大部分同学能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运用多媒体,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