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课堂,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职生是一个相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大部分学生由于在初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基础知识薄弱。但这些孩子的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思维灵活,不循规蹈矩;他们动手能力强,善于实践;他们好奇心强,乐于探索;他们喜欢被关注,渴望被肯定。
【关键词】和谐课堂;语文;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55-01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如果我们抓住学生性格中的这些特点,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相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影音情境,激发发审美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基础本来就差,大部分学生对学习都失去了兴趣,有的甚至抵触语文,一上语文课就犯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正常的授课方法上课,就会形成一种“老师上课难,学生听课难”的状态。所以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我都会想出一些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并且能够为新知识做铺垫的一些小的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文章主旨。
二、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提升教学效果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部分都是经典的篇目,是非常值得学生学习的。但由于文章创作的时代距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远,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体会作者思想和写作意图,从而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把握其思想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拉近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文章的主旨。分析完课文之后,我趁热打铁,问学生作者的这种思想和精神在当代是否有现实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老王一样的弱势群体?我们该怎么对待他们?有些学生可能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我出示一些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图片(都是表现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艰辛的图片),配以文字和音乐,马上就把学生带进人物所处的情境中,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图片中表现的人或事产生同情心,并为其中人物无私的爱的所感动,从而引起了感情上的共鸣。
这样不仅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而且也为作文提供了写作素材。上完这课后,我给学生留了一篇作文,让他们以身边的故事为素材,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那次作文很成功,因为学生们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加以引导,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讨,有时甚至会带给你出乎意料的惊喜。
三、采用多种方法,化解知识难点,提升思维能力
写作是大部分学生头疼的问题,尤其对中职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他们知识积累较少,语言贫乏,再加上平时不爱看书,所以每当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的素材很少,往往不知如何下笔。所以,平时我经常让他们写周记,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从开始只写三五句话,到后来慢慢能够针对一些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头脑里自然而然地就积累了一定的素材,素材有了,他们就有东西可写了,不再那么怵头了。但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专项训练,比如环境描写训练,细节描写训练等等,把一些写作方法分开来重点训练,并找一些相应的例子,让学生仿写片段,这样就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了。比如在讲细节描写的时候,我给学生播放自己事先录制的微课《细节描写》,首先利用课文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讲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之后做了一个名叫“猜猜他是谁?”的小游戏,让每个学生都对班里的某位同学进行几句话的细节描写,自己读出来让其他同学来猜猜写的是谁。这样做使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不仅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掌握了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四、采用多种形式,创造表演情境,提高欣赏品位
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体会人物思想行为,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经常采用不同手段给学生创造表演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戏剧时,我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舞台剧,在课上给同学们表演,表演之后由同学们进行点评。在学习诗歌时,我会让学生利用录音软件,把自己朗诵的诗歌作品放在班级微信群里,供大家欣赏。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爱表现自己的小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
中职学生的学情比较复杂,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他们很多人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他们也都有一颗上进的心,所以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教师如果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恰当的引导,相信他们能有所转变。与普通高中的教师相比,中职教师的任务会更重,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必须要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实效性,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形式,要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迫不得已”来学习变成“快快乐乐”地学习,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会生活跃动起来,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艾华(1981.4-)女,汉,天津市宝坻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效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