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训练点 促进学生语用能力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语用”的高度对教材进行解读,让每一篇课文具有特色的语言表达成为“语用”训练点。那么,如何寻求最佳的语用训练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
一、研读整组教材,把握单元整体训练点
语文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应该让学生由初步感受上升到逐渐领悟,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识记、背诵到理解、模仿和运用。因此,需遵循单元的设计意图,将教学内容纳入单元整体系统中考虑,抓准单元整体,落实语用训练点。
以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为例,围绕单元提示“重点让学生体味优美的语言,积累精彩的句段”,我将“按时间顺序”想象写话作为本组课文的核心训练点。第一课《乡下人家》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扣课题,想内容;品词句,想画面;悟情感,善积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重点抓一些优美的词语想象画面,在第一自然段抓“别有风趣”这个词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先谈谈“如何的别有风趣”再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夏天和秋天瓜架上的情景,并体会对比的表达方法。在其他景色的描写中,也用按季节顺序想象乡下的一幅幅迷人的画面。
而在《牧场之国》教学中,因为本课的“总分”和“分总”的构段方式非常明显,在安排训练点时,让学生从一天内早中晚的变化写写“水之国”或者“花之国”的荷兰,用“总分”或者“分总”的段式写话。而在《麦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文中积累的好词语,按时间顺序写一段自己居住的家乡的生活或风光。
这几课的训练点都是紧紧基于单元的整体,围绕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想象写话。这样的训练点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
二、斟酌比较善取舍,抓住文本核心训练点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在布局谋篇、表达顺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且大都具有示范性。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无法舍弃发现的每一个“语用”训练点,课堂就成了“练兵场”,形式多样,却无法聚集到一个落脚点上。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文本中“语文核心价值”,选择合适精当的“語用”训练点。我在上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五花山》时,对这篇教材做了深入的解读,发现可训练的点同样很多,比如课文的开头用简洁的语言提示重要信息;结尾和开头前呼后应;对于所写的三个季节的山的详略取舍;写秋季的山时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等等。最后经过斟酌比较,我把核心的“读写结合”的语用训练点定位在品读“联想”的表达效果,学会用联想来补白冬季的山这一个落脚点上,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在初读课文,梳理课文结构后,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秋季的五花山:1.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2.想想是哪些语言让你的头脑里浮现了一幕幕美丽的图画,这些语言里藏着什么秘密?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了,这些句子都用了联想,使表达更具体、更形象。接着我引领孩子体会“联想”的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特点。 最后,我话锋一转:课文没有写冬天的山的颜色,那如果让你来给冬天的山描一种颜色,你觉得哪种颜色最有情趣呢?学生纷纷向往大雪纷飞的山。我水到渠成地出示雪景图片,抛出读写结合的训练:
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同学们都写得很不错,与以往的写景片段相比,更加生动,更有情趣。所以,只要我们能抓住文本中最有价值的“语用训练点”,不贪多求全,落实一课一得,学生的语用能力也能得以有效提高。
三、做到量体裁衣,设计符合学情的训练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脱离了学情,最好的“语用”训练点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在确定训练点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等学情特点量体裁衣。
比如四下的精读课文《生命 生命》一课的教学中,曾看到一位名师在第二课时教学分为三个步骤:直接读题,回忆生命之事例;研读事例,品味生命之内涵;探讨写法,咀嚼生命之精彩。学生在研读了 “飞蛾求生,瓜苗抗争,静听心跳”三个事例,理解对生命、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事例都是先写作者看到(发现)什么,再写作者想到什么,得出这样的写法叫以小见大。并安排了训练点“仿照作者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师的训练意识十分明确,由于学生对前面三个事例有了较清晰地理解,这个“以小见大”写话训练点的迁移运用,无疑提高了学生“语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反馈结果来看,写得可谓精彩纷呈。这样的训练点既让学生加深了对生命的感悟也学会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实现了语言和方法的巧妙结合。
后来在上这课公开课试教时,我于是借鉴了这位教师的训练点进行练笔,可是效果却大相径庭,学生大多写的是荒地上的野草,只写出了生命力强的特点,对生命的感悟还是比较肤浅的。同样的练笔取得的效果为何不一样?究其根源,我的学生可能跟大城市里的学生相比在阅读体验、言语积累、表达能力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由于我没有吃透学情,这种东施效颦的做法只能是弄巧成拙。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就要提高解读文本的意识,而且更要找到最有价值的读写对接口,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文本,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并践行语言运用,使语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周成平.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M】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