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5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实验组采用目标管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结果 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理想,不仅能够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同样缩短了留置尿管时间,样本采集合格率得以提高,避免了反复插管问题的发生,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 肝胆外科手术;尿路感染;目标管理;预防策略;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4(a)-0094-02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会导致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提高,不利于预后效果的增强,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为进一步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展开临床护理观察与分析,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共收治5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
实验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46.34±4.21)岁。
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47岁,平均年龄(46.22±4.25)岁。
纳入依据:①接受肝胆外科手术;②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依据:①合并肺部、糖尿病、肝硬化患者;②近1个月服用提高免疫药物;③不同意本次研究。
通过对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对比研究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患者于术后接受营养支持,并遵循导尿具体操作规定要求,采用无菌技术,有效固定留置导尿管[2]。一旦发生感染问题,需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实验组采用目标管理干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①组间医院感染监测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副组长是护士长,而组员包括2名护士与1名医师。
②安全管理目标的确定。利用医院计算机系统登录相关数据库,对有关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导尿管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查阅,经过分类统计以后,即可明確监测的目标以及安全管理的目标。
③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3]。组织科室内部所有医务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危险因素统计结果,由监测小组以及科室内部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措施加以制定,集中表现在引流系统、高危患者、导尿管与医院消毒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④医院感染的有效监督。医院科室内部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需要与安全管理目标相互结合后重新进行制定,要求不同岗位都能够详细记录工作过程,特别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检查、消毒与巡查记录等等。同时,应每周组织开展周会,针对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展开系统化总结,组织存在工作问题的岗位人员,对具体的整改方式加以制定,同时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对整改进度进行监督[4]。另外,应每个月组织一次肝胆科会议,且要求所有员工参与。其中,护士长负责报告当月医院感染例数与具体原因等内容。随后,所有医务工作人员要参与到讨论中,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同时也要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分享,重新修订目标与具体措施[5]。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
1.4 统计方法
该文研究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样本采集合格率对比、反复插管发生率对比用率(%)的形式描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对比
根据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对比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对比
3 讨论
为有效预防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导尿管尿路感染,可以于术后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不断强化患者自身体质,并在导尿过程中遵循相关操作规定与流程,采取无菌技术,并于尿管留置以后进行固定处理[6]。与此同时,要求每天评估患者导尿管留置必要性,虽然这种预防措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一般需回顾性分析结果后才会落实,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具备理想的持续性,所以预防的效果始终差强人意。
根据国内外临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医院感染中,导尿管尿路感染发生率位居第二,而在国外医院感染位居首位。因导尿管尿路感染的常见感染路径就是逆行感染,在患者尿道周边黏膜等组织中会附着致病菌,并沿着尿管腔外向患者的膀胱内部进入,亦或是在患者引流袋内部尿液被污染以后,致病菌即可逆行入到患者的膀胱,最终诱发导尿管尿路感染问题[7]。 而目标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在目标、具体措施制定的基础上,实施过程检查与监督处理,借助导尿管、集尿袋、尿道口以及患者管理目标、具体管理方法,即可保证导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工作更具前瞻性,而这也切实地彰显出医院感染始终以预防为重点,利用不同环节的质量控制方式,对终末质量控制目标加以替代,也就是在事前防范的基础上,有效规避事后补救方法的运用,对过程加以控制而并非控制结果。
结合相关研究结论了解到,在导尿管留置时间超过7 d以后,菌尿感染几率与100%逼近,也就是说,伴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增加,导尿管尿路感染风险系数就会明显提高。另外,反复插管同样是诱发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中,应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的时间,适当地减少反复插管几率,充分发挥导尿管的作用,尽量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而在临床实践中,医护工作人员的手也是引发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播路径,通过手所传播的致病菌,产生尿路感染的比重为25%[8]。也就是说,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在导尿管尿路感染控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有很多医护工作人员并没有遵循洗手制度,在与患者接触之前与之后均没有采取手卫生处理措施。将目标管理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预防管理工作中,即可在目标管理工作中融入手卫生内容,以保证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消毒合格几率不断提高。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目标管理干预方法,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十分有必要,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将目标管理应用于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次数,且导尿管的使用时间也随之减少,临床护理质量与效果显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也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俊青,郭芳,孙会凤,等.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6):1372-1374.
[2] 付娜.长期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8):166-168.
[3] 牛现红.肝胆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健康周刊,2017(11):13-14.
[4] 王淑静,李娜,刘伟红,等.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2):3032-3036.
[5] 陈虎,张栋,潘飞,等.快速康复外科在肝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Meta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6,22(6):361-366.
[6] 孫会凤,周小慧,朱俊青,等.开腹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拔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3):3031-3033.
[7] 徐建,杨刚,权刚,等.合并肝硬化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7,6(4):303-306.
[8] 茹荷燕,殷文胜,郭淼,等.超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围手术期处理体会(附87例报告)[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3):35,41.
(收稿日期:2019-0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