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初中生物学教学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完成以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方法更多的是知识机械化的传送,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十分匮乏。新时代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发生了转移,教师也需要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具体的给出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一、如何实现让创新意识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去
(1)力求营造平等和谐自主的氛围。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给人的形象往往是刻板、严肃的,在课上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也非常少,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只会感觉到压抑和紧张,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微笑和激励的话语来教导学生和学生做朋友,才能够消除学生心理的隔阂,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
(2)从学生兴趣出发,培养其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跟着教师,而是主动的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将每一节课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有趣的情景剧,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充分结合教材上的思考题进行提问,充分的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求新存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端。教师在教學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认真的阅读教材,在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保留自己的看法,最后在和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和实验之后留下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和赞赏。
二、细谈开放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空间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开放式教学的原则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应用核心理念。
(1)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不能再像传统教学方法一样,只限制于配套教材上的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搜集新的知识点和新的信息源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生物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生物学知识都在等待着学生去发现。例如,补充的各种维生素都有什么功能?红细胞是如何运送氧气的?而二氧化碳又为什么能够抑制红细胞输送氧气?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问题,并自主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假设实验结果、设计实验、对照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讨论实验原理,在不断分析和综合等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3)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常见的教学地点就是教室,教师也只在教室内给学生讲解生物学知识。而初中生大多喜欢活动,也比较喜欢灵活的上课模式,长时间在教室里坐着听讲,只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和烦恼,不利于其注意力的集中,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空间不应只局限于教室,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去实验室的频率来达到该目的。让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公园去寻找生物制作标本。或者是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生物文献等方式,扩大教学空间。
总而言之,在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不断完善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多种途径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生物学领域自由探索,并不断发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