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ticulate-Storyline的微课设计及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教学领域发生着较大改变。教学思维、教学模式以及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关注学生个体,具有较强的交互性、集成性。微课作为当代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其设计与开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微课的知识呈现、学习交互、学习评价、学习辅助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基于Articulate-Storyline的铁路路基施工微课设计过程,为专业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 微课设计 铁路路基施工课程 特点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铁路路基施工是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课,更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群能力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路基施工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路基施工员岗位的职业素养。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立体性、实践性,在推广微课教学之前,教师多应用多媒体教育的方式,没有实时开展动态化的教学活动,学生无法深入探究路基施工的重点内容,导致实践应用水平较低。
1 Articulate-Storyline的微课设计的特点
微课程是指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由教师借助网络和各学习载体所设计的一种短小精悍的视频、课件、习题等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混合式学习、移动式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微课是浓缩版的课程,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要求设计者根据学生的需求系统化地完成内容、过程与评价设计,把课程转变为有一个有目标、有任务、有互动、有资源的微课程体系。
Articulate-Storyline,中文为清晰表达的故事线,这是一款多媒体互动课件制作工具,具有强大、便捷、简单的教育功能,深受国内外教师的喜爱。此软件是在穿插故事线的角度对课程进行了排布与重组,把人物素材库与简易触发器等新型互动载体展示在学生面前,特别是其中单元化的测试评估内置模块,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自我测验。总体而言,Articulate-Storyline软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易用性。其界面风格、操作模式同传统的办公软件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以快速地利用软件工具制作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屏幕录制功能对于路基施工课程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快速形成现场的施工关键点。
二是集成性。其课件制作、屏幕录制、后期编辑、测试反馈、资源库更新等功能把众多学习内容、学习工具集中反馈给了学生,让他们能够更为系统地学习微课程。
三是情景性。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体验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未来跨情景的应用和在现场对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临场感,减少在实践过程中的茫然。
四是交互性。通过构建丰富、多元、立体的人物角色,以人机式社会互动的模式开展各种操作性互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更好地稳固心态。
五是实践性。其测试评估功能能够在课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理解与记忆,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层面不断学习与改进,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微课程的不足。
2微课在铁路路基施工课程中的应用
交互式微课是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获取知识,逐步实现个性化发展。教育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散发能力,帮助他们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2.1情景创设
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可以把知识点的讲解与问题的解答策略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的聚焦问题中心的同时体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借助Articulate-Storyline中丰富的矢量人物素材,把学习指導员加入微课程之中,在不同的阶段设计为指导员设计恰当的表情、动作和姿势,配以简单的提问引导,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育下快速掌握重难点,知晓下一步操作要点。
2.2多样化的知识形式
与常规微课相比,Articulate-Storyline除了可以提供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呈现知识,还可以通过交互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增加了互动体验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施工课程的趣味性,培养临场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借助滑块演示路基施工的各个阶段,让学生拖动滑块动态地观察各阶段的施工要点。此软件包含的故事场景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菜单,便于他们进行知识的梳理,有利于他们自定步调,掌握节奏,随时跳转重复学习。
2.3学习评价练习
测试评估功能与屏幕录制功能能够便捷高效地进行评价联系,题库功能还可以向学生随机出题,及时跟进教学进度。这些评价练习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巩固掌握不当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根据微课程预设的答案给出反馈信息,统计分数。
3结论
总体来说,基于Articulate-Storyline的道路路基微课程设计与开发,是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两者相互磨合与兼容,能够显示极大的‘微’力。利用其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完善知识要点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测试反馈功能弥补传统微课程的不足;利用屏幕录制功能优化设计模式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教师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46-51.
[2] 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02):59-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