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开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应用趣味游戏、利用媒体技术、使用情景模拟,以及开展合作活动等策略,以期为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游戏;媒体技术;情景模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5-0026-02
引 言
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是指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课堂。在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不仅能深化对基础语文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那么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应用趣味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当课堂教学活动与游戏相连时,学生会主动投入游戏活动中,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逐步提高对知识的认知效果。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驱使下,自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1]。
例如,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节课的生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生字认读的质量。在课下,教师将“洼”“印”“铺”等字录入计算机当中,使每张幻灯片对应一个生字。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述“洼”“印”“铺”等字的读音以及含义,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生字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认读,深化学生的认知。随后,教师请班级中的两名学生到讲台当中,然后播放之前准备好的课件,当荧屏中出现“洼”“印”“铺”等字时,两名学生同时对荧屏上的生字进行认读,认读正确、且认读速度最快的学生,获得胜利。最后,教师再请班级中的其他学生参与到游戏当中,促进学生完成对“洼”“印”“铺”等字的学习。
显而易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在争取游戏胜利的同时,提高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效果,从而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二、利用媒体技术,丰富教学结构
20世纪第一台计算机被创造出来,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时代,而随着近些年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呈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该趋势下开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应积极将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与语文知识的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知识的有效教学。而多媒体具有操作简便、形式多样等特点,因此,在讲解语文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呈现,维持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从而逐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总也到不了的老屋》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的结构,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完成对《总也到不了的老屋》这节课知识的回顾和总结,从而促进高质量语文课堂的生成。
三、使用情景模拟,深入理解文本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情景教学法也被引入课堂之中,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方式之一。同时,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言,教师使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而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理解,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因此,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也应当将情景教学法引入课堂之中,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
例如,在《父亲、树林和鸟》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情景模拟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从教材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来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父亲”和“我”,并进行情景的模拟,从而使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文章中“父亲”对鸟的喜爱和热情,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的话对“我”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体会文章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学生在进行情景模拟时,也需要通过对话来完成交流,因此,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模拟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知识教学的质量。
四、开展合作活动,突出主体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团队协作的能力要求逐步被提出,这让小学语文教师将合作学习活动引入课堂之中,用于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活动,常常出现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不如预期的好,究其根本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素养进行组员的分配。而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位学生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在智力的发育水平和发育方向上存在自己独有的特点,同时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存在不同,所以,当面对同样的语文学习内容时,学生所呈现出的知识认知效果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合作学习活动展现应有的效果,同时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价值,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况,进行组员的合理安排。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中,教师先根据日常的课堂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效果,将学生划分为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一般和较差三个等级。紧接着,教师按照同组学生相异性质、异组之间相似性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安排,使每个小组中学生之间的语文素养呈现差异化。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分好的小组形式,共同开展《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的讨论和交流,并让小组中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对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助,促进全班学生深化对《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的认识。这样,在互助的过程中,学生主体价值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结 语
总而言之,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在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教材当中的内容,结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结构,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逐步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教学体系,从而促进高质量语文课堂的形成。
[参考文献]
杨依.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16.
作者简介:邹小容(1974.10—),女,广西北流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2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