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梅花桩拳课程新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武术在民间一直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武术文化的传承也是持久性和脆弱性并存。从传统武术、梅花桩拳的认识;构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梅花桩拳课程体系等方面,研究校园中梅花桩拳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运用,总结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梅花桩拳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梅花桩拳武术文化课程体系
  一、传统武术的认识
  (一)传统武术的认识
  中国武术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种民族文化形式,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传统文化土壤,它除了具备一般的文化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在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中,6种(类)武术项目位列其中,分别是: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这些传统武术项目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武术文化和拳理,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学是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的一个启蒙地。“武术进校园”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
  (二)梅花桩拳的认识
  梅花桩拳是我国最古老的拳种之一,也称“干支五势梅花桩”,是一个源远流长、古朴神秘的拳派,广泛流传于鲁冀豫一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传袭120余代。梅花桩拳出自道家,拳道合一,系昆仑派,是一种内练气、外练形,内外兼修,攻防技击性强,体用兼备的传统拳术。梅花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厚的社会价值。其主要社会价值体现在:
  1.健身价值。健身价值是中国拳术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价值,梅花桩拳尤为明显。我们知道,梅花拳最大的特点是“桩功”,讲究内外兼练,形神气一。梅花拳注重呼吸吐纳的练习,有“太阳采气功”“呼气纳气法”等功法,讲究气血运行与穴位疏通。梅花桩拳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编了一套五势梅花拳健身操,在学校推广普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技击价值。梅花拳不是花架子,它具有极强的技击实用价值,攻防技击是梅花拳的核心价值。“三年架子两年捶”,梅花拳有一整套从基本功到单练、对练、器械、散手等系统全面的训练方式。经过长期练习达到“手步合一、防打同时、闪进相连、随势而化、遇机进拦”的至高境界。传统练功方式与现代科学训练相结合,培养一批能攻防,善技击的梅拳实战高手。通过技击训练不仅能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人们积极向上、公平正义、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铸造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
  3.文化价值。梅花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儒、道、释为一体,既有立身中正、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又有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的道家哲理,还具有清心寡欲、普度众生的佛家精髓。同时,由于梅花拳主要盛传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因此该拳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梅花拳文化是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的特色文化。怎样让这一优秀的梅花桩拳文化“走进”孩子心里去?我们构建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梅花桩拳课程体系。
  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梅花桩拳课程体系
  (一)梅花桩拳校本课程设计思路
  1.依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梅花桩拳校本课程教学目标,并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构成校本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阶段,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水平目标,具体做法是把1~6年级设为三个水平阶段,每个水平段都有相应的水平目标和要求。
  3.根据各年级的具体目标,选择技能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主要内容是:
  一年级:武术启蒙文化、认识武术基本手型、步型(马步和弓步),学习低年级梅花拳武术操
  二年级:武术文化、精神的培养;学习武术步型(仆步、歇步和虚步)学习和巩固低年级梅花拳武术操
  三年级:提高武术基本功,学习中高年级梅花桩拳武术操,学习梅花桩拳五势操。
  四年级:提高武术基本功,中高年级梅花桩拳武术操,学习初级棍术。
  五年级:培养武术风格,中高年级梅花桩拳武术操和中国功夫结合,学习初级刀术。
  六年级:武术道德、文化内涵,学习一路梅花桩拳。
  4.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将根据各年级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成绩评定之中。评价的内容有学生的体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梅花桩拳校本课程具体目标
  1.武德教育目标。古人云:“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武术和武德是不可分的,没有一个良好的武德基础就不可能练好武术,只有通过武德教育引导师生正确的教、学、习、练、比武术,才能培养出一代新型的武术人才。
  2.武术礼仪教育目标。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武术礼仪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孔子曾说过:“不学习礼节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武术教育与礼仪教育相结合,使尚礼仪之风向家庭、向社会延伸,从而达到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目的。
  3.武术教育目标。武术是一项具有健身价值和技击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既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还能通过研练武术,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武术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总地来说,就是以下三个阶段:一二年级打基础;三四年级深化提高;五六年級形成特色。
  (三)梅花桩拳校本课程创新设计内容
  1.提升梅花桩拳校本课程创新性。至今,许多版本的武术教材仍未改变老模式,许多学校仍以50年代创编的老套路或将其翻版重组、换汤不换药的套路为主要教学内容。有专家曾对某市160名练习武术的少儿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是:中小学武术教育内容缺乏创新,仍以简单的套路教学为主,没有与少儿的现实状况、心理状况相结合,不能激发少儿学习武术的兴趣。我们根据这样一个现状课程《梅花桩拳》校本课程多了一点创意,加入了学生挂图、趣味武术等符合当下少儿的接受习惯。
  2.提升梅花桩拳校本课程趣味性。在梅花桩拳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让学生在武术课中感受到乐趣,如游戏法等。贪玩是少儿的天性,在游戏中他们很投入,能够忘记时间、忘记疲劳。在课前活动中增加一些少儿竞赛游戏,不仅能够让少儿积极参与其中,还可以锻炼少儿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增加少儿的体质。如跳绳、接力赛、扔沙包游戏。少儿的好胜心理很强,每逃过一次沙包,感觉自己就胜利了,自己也感觉到很高兴,还可以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少儿对单一重复性练习会感到枯燥无味,不太喜欢重复练习,反而对对抗性练习比较喜欢。我们可以安排武术攻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少儿理解武术动作的含义以及动作中所蕴含的武术文化。
  三、增加梅花桩拳校本课程道具
  我们可以借鉴道具在教学中的效果应用到梅花桩拳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加教学质量,还可以激发少儿的兴趣。比如,练习原地冲拳时,为了使少儿做到拧腰送肩,我们可以在少儿前面悬挂一张纸,让少儿用力击打;在练习弹腿时,在少儿前面拿一个脚靶,少儿踢上去会发出“啪啪”的响声,少儿会感知到自己的力量,对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对教学过程充满挑战欲,提高少儿学习武术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