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3—4岁。生活自理能力伴随幼儿一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将终身受益,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家长、教师的共同培养和有效引导。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2-017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2.171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现象及原因
根据观察,幼儿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问题。有少数幼儿能够独自进餐,自己洗手,穿脱简单的衣物;而大多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待培养,有的缺乏独立进餐的意识,只等着喂,或没有掌握独立进餐的方法;有的根本没有自己洗手、擦脸的习惯;甚至有的小朋友站在厕所里尿裤子。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溺爱包办代替
如今的幼儿越来越娇气,在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宠着。其实幼儿在家有很多事情可以独自做,家长却习惯包办,怕磕了碰了,怕不安全,事事亲力亲为。久而久之,养成幼儿唯我独尊的性格,什么事情都不会做,霸道无理、任性自私。
(二)嫌麻烦 ,因为幼儿动作慢或吃得脏
这个时期的幼儿是有独立意识的,想去做但是家长却不让,觉得让幼儿做太慢,耽误时间,还不如家长自己做节约时间。有的是因为幼儿自己会吃得满身满桌满地都是,家长还得花时间去清理,耽误时间。家长的这种不放手,不让幼儿独立完成而自己包办代替,会使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妨碍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与人格独立的发展。
(三)认为幼儿还小,没有意识到幼儿处在动作发展的关键期
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小,不必急于让幼儿自己动手,等幼儿长大了,自然而然就独立了。等长大了就能自己穿衣服、吃饭,更何况幼儿这么小,即使教也很难学会,等到幼儿长大了,就容易学也学得快。因而家长在能放手让幼儿独自完成的事情,几乎家长包办了,久而久之,幼儿依赖心理就越发严重,同时,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年龄在3—4岁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庭生活与教学中通过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的学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促进动作的发展。根据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在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但无法独自完成洗手、吃饭、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因而无法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成为他们的焦虑问题,进而影响到幼儿的自信与独立的养成。
(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幼儿养成獨立自主与自信的性格
培养3—4岁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让幼儿能自己洗手、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拿杯子喝水、自己穿脱一些简单的衣服等。由于刚开始幼儿无法独自完成,在家里都由大人帮忙完成或包办,上幼儿园就得学着独自完成。在幼儿学习自己洗手、吃饭、穿衣等生活自理技能的过程中,能让幼儿知道面对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克服困难,提升幼儿抵抗挫折、独立自主、善始善终的性格。
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在一日活动中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来园后需要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将一些简单、实用的生活自理技能教授给他们。教师要先将该动作的过程从头到尾边讲边示范一遍,让幼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针对各个步骤的顺序与方法进行逐个讲解并让幼儿逐步学会,再把各个步骤按顺序串联,进而完成整个动作。最后还需对整个动作进行训练并应用到实践中。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能寓教于游戏中。在示范的时候可以配上好听、有趣的儿歌或进行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父母来教其他幼儿,增强幼儿的主人公意识。
(二)经常开展班务会,增强教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意识
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的幼儿园教师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可或缺的。教师拥有强烈的引导意识才能把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加强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自理能力培养,特别是在午餐时,幼儿因挑食等原因,常有不吃或吃得慢的现象,教师要关注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教与帮要同时进行。对于幼儿的进步要及时发现并表扬,鼓励能力较好的幼儿当小老师教其他的伙伴 。
(三)加强家园联系与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定期开展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定期开展有意义的亲子活动能让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有更深的理解,增强在家对幼儿的培养意识,解决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困惑。比如让家长来幼儿园举行“你教我学比赛”,让家长知道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感受比赛乐趣,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同时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生活自理技能的欲望,提升学习的兴趣。2.与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针对不同幼儿的差异,迫切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进行交流。针对自理能力提升不明显的幼儿,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家长或到访的形式,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家长交流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技能,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加强家园的沟通,保证幼儿家园教育的一致性,逐步形成幼儿在家园表现一致的好习惯,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春芝.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12).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吴明珠,女,汉族,福建南靖人,二级教师(幼儿园一级),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