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非物理类大学物理授课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高考制度实施以后,普通高校理工科专业招收的新生高中物理基础参差不齐。非物理类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多数高校都采取大班授课。而师资水平、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因素,使大班授课的教学效果欠佳。从优化师资、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等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大学物理;大班;新高考;预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22-02
一、制约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几个因素
(一)大学物理教师队伍状况
我校大学物理共15人,教师11人,实验员4人,包括3名是退休返聘教师。每学期承担全校约2500名学生的大学物理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工作。教师数量总体偏少,教学任务重,每位教师周课时均在20节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年龄老化,中年教师匮乏。学历结构以硕士为主体占11人,包括2名在职硕士,博士仅2人,本科2人。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养偏低。教学改革核心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作为教学改革实施者的教师,本身应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滞后
教学内容基本延续20世纪的教学体系,由力学和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组成。内容主体建立在17—19世纪的科学结构和体系上,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所占篇幅过少。经典内容过多,近代物理内容少,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现代物理学发展及重大科技成果等被较少纳入课堂。这与现阶段“立足基础、注重应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适应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脱节。
力学部分前三章内容与中学物理有较多重叠,使学生感到大学物理只是高等数学的应用,没有太多新内容,学习热情不高。另外,某些专业大学物理学时急剧减少,有的只有32或48学时,教师很难安排教学内容,也不会在有限课时穿插一些现代及前沿物理内容。还有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认为大学物理是为专业课服务的,需要的讲,不需要的不讲。在实验安排上同样偏重经典问题,实验内容往往局限于对理论的验证和演示,而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近代物理实验内容不多,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设计性实验较少开展。
(三)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
面对120~180人大班教学,很多教师仍采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单一讲授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高中物理基础差异,教师通过讲授传播知识,学生被动参与,很少考虑物理概念之间的关联,他们在学习中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题型,机械地使用物理公式解决问题,不会迁移,不联系实际。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单调枯燥,学习兴致不高。教育界有句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会理解;让我参与,我将学会[1]。因此,教学中综合运用分组讨论法、问题教学法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课堂翻转,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必将增强教学效果。这些方法需教师花几倍的时间精力去备课和组织课堂,所以很多教师为了省事,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一个PPT。
(四)高考改革后不同省份招生的学生高中物理基础差异显著
自2017年起,第一批新高考学生走进了大学校门。大学在专业招生设置时,每个专业有3个选考科目,即同一专业录取的学生,高考选考科目可能不同。有很多高中阶段根本没选考物理,同样被该专业录取。即便选考物理的学生,等级考难度和深度也远低于沿袭传统高考的省份。同一大班中100多个学生物理基础差异过于显著,如果还是单一讲授法,教学效果极差。新高考不仅对高中教学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大学物理教学同样带来了直接影响[2]。
二、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以实验示范中心建設和物理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提升物理教师素养
全面推进教学改革,首先打造一支具有强烈责任心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团队。然而,我校物理师资主体为近年来引进的研究生和退休返聘教师。返聘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但精力有限,知识更新滞后;新引进研究生虽然学历高,但缺乏教学经验。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团队合作,挖掘教师潜力,通过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和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教师整体提升。遴选师德良好、教学能力强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团队领军人物。营造重教学质量和重学术研究的科教氛围,鼓励多申报高级别科研和教研项目,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到知名高校和研究所进修,提升实验示范中心知名度。对实验员也采取特殊政策,调动他们钻研业务、搞好本职工作、不甘落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践证明,我们打造的教学团队是成功的。科研上,实验示范中心成功申报了多项省级和校级项目,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教学上,年轻教师多次在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这些都为团队赢得了声誉。教学团队的形成有效促进了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凝聚团队师资力量,集体备课,协同教学
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力。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由团队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制定,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分工协作。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作业中反馈的问题定期加以讨论和交流,期末考试采取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模式。这种集体备课的模式对部分低学历和经验缺乏的教师起到带动作用。 (三)引入选课制度,激发教师潜能
推行选课制度,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选择授课教师。该机制给每位教师适当压力,迫使教师改变以往那种教学工作是软任务,教好教差都一样的教学态度。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身于教学活动之中,认真备课、精心制作教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接受学生考评。那些教学态度不端正、备课不充分、对知识理解不深入、上课照本宣科、语言干瘪无味的教师在选课制中面临淘汰的尴尬局面。选课制端正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调动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了教书育人的水平。
不仅如此,大班授课,每个教学班的学生都来自几个不同的专业,为了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每位教师还必须掌握物理学前沿与其他各门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努力在不同学科之间穿插呼应,提高教学效率。
(四)削减经典、加强近代,丰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
以高校“十三五”规划优秀教材为蓝本,知识体系由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和电磁学、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构成。把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融入教材的具体内容中,在传授物理学内容的同时,介绍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以猜想为前提的演绎法和以比较为桥梁的类比法。基于教材内容远超出我校规定的大学物理教学时数(机械工程专业等128学时、化学与制药工程等专业96学时、工业工程等专业32学时),而且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机械自动化等学科渗透交叉不足,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在团队全体教师反复商讨下,从教学改革根本要求出发,遵循保证基础、加强近代,使物理知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现代化的原则,适当削减经典内容,增加反映物理学最新发展及其在高新技术中应用等内容。
(五)采用多媒体、微课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學模式
传统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尝试在大班课堂开展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参与式的全新教学模式。
大班授课仅依靠黑板和粉笔,教学质量务必很差。采用多媒体扩大课堂信息容量,使教学过程更紧凑。把描述物理教学的文本、图片和视频进行集成处理,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展示物理内容。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看得见的东西,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多媒体课件所涉及的题材要尽可能广泛,力争照顾到电子、机械自动化、汽车服务和计算机等各专业。表现形式上以基本内容为主线,扩展内容以图标形式隐含在其他层面,根据课堂时间充裕程度,作为选用材料。另外,课堂中遇到的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把它制作成微视频上传到微信群供学生课后巩固。
近年来,各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丰富了多媒体课件的资源,但是网上现成的课件并不适用于每个院校的教学。要得到与自己教材和教学内容配套、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课件,必须自己动手编写。按照“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五大块进行分工设计,最后集体校对,使课件效果达到最优化。
(六)探索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和分层次教学
基于新高考模式下新入学的本科生高中物理基础差异显著,我们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选课对象主要面向浙江、江苏和上海学生,以及高考入学物理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教材选用高教社出版的《大学物理预修课程》。目前选课人数约50人,这种小班化教学与学生有较多的沟通和交流,利于掌握高考试点省份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如上海考生动量、洛伦磁力、自感等内容在高中阶段完全不涉及,预修课程针对学生短板进行授课。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预修课程增加了学生对后续大学物理课程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要求,不同专业的大学物理学时相差较大,我们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对分层次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采用新高考制度,以及教育部禁止“清考”等制度的落实,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已成为每个大学教师必须牢记的使命。我们通过凝聚现有大学物理教师队伍,以团队和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为抓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基于问题的讨论法、合作式教学模式,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和分层次教学等措施,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优化组合,有效提升了大学物理教学质量。但是,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仍然需要更多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新高考制度下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的思考[J].物理通报,2018(2):15-17.
[2]白利民.推行选课制深化教育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6):37-39.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