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病理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确诊,在为患者实施病理学确诊前,实施CT与核磁共振检查,对比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过CT诊断,确诊45例,诊断率72.58%,MRI诊断,确诊58例,诊断率93.55%,MRI的诊断率CT,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核磁共振的诊出率更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CT;核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意义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1--02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動脉血管壁发生病变,引发管腔闭塞后形成小的梗死灶的一种脑梗死类型,其发生率占所有脑梗死的20-30%[1],且仍然处于上升态势。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仅稍稍大于血管管径且多发于穿支动脉,故此对整个脑组织血供带来的影响较低,一般情况下危害性较小。然而,如果腔隙性脑梗死未得到积极治疗,使得病情迁延,将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早期诊断出该疾病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为CT和MRI,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接诊的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MRI诊断对比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病理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全身免疫性疾病者。62例患者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为(62.21±1.23)岁,病程0.6-16年,平均病程为(7.32±0.45)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60例,面瘫48例,嗜睡30例,感觉障碍23例,语言障碍20例,呕吐6例(部分患者同时出现多种症状)。
1.2 方法 所有患者依次实施CT、MRI。MRI扫描取头线圈实施常规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为AX T1WI、T2WI、T2 FLAR、DWI以及SAG T1WI,扫描层厚度为5毫米,间隔1.5毫米。CT检查过程中患者仰卧,头部先进,保持扫描线和眦耳线平行,自患者颅顶到枕骨大孔进行扫描,扫描层厚度为1毫米,扫描螺距为1.375∶1。CT扫描后分析所得的数据资料,并经磁共振常规序列对病灶特点进行观察,并经ADC图像对DWI序列对病灶弥散受限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2] 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时间、检查费用、检出患者不同部位(包括顶叶、丘脑、脑干、基底节、额叶、内囊)的病灶数量以及大小为5mm或以下的小病灶数量。其中,腔隙性脑梗死的CT诊断标准:病灶层厚、宽、长均为10mm或以下;平扫表明低密度病灶。核磁共振的诊断标准:病灶层厚、宽、长均为10mm或以下;对于同一部位平扫T2加权图像表现为高信号灶,T1加权图像表现为低信号灶;依据T1加权图像判断。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过CT诊断,确诊45例,诊断率72.58%,MRI诊断,确诊58例,诊断率93.55%,MRI的诊断率CT,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一。
3 讨论
腔隙性的脑梗死集中在大脑深部以基底节区和脑干为主,而发生腔隙性的脑梗死原因与长期的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致使脑内小动脉的血管壁发生变形,继而形成管腔的狭窄,当血管内的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时会引发小动脉的闭塞,有少数患者由于小动脉的微栓塞而发生腔隙性的脑梗死,其主要原因是深穿支动脉的血液循环是有限的,而单一支的阻塞使得少部分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的坏死,进一步发展成为腔隙。腔隙性脑梗死是微梗死的一种,而且梗死病灶的体积小,直径不会超过20mm,而形成腔隙性的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而导致的,继而引起脑细胞的代谢功能发生紊乱,随即脑组织会发生水肿改变的现象。该病多发于基底节区的豆状核、尾状核、在内囊以及丘脑、脑桥以及脑白质也比较多见,在其他部位则比较少见。
MRI和CT检查需以脑缺血组织的水肿状况为基础,当患者局部脑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而低于正常临界值时,可使相对缺氧、缺血的脑组织发生细胞代谢异常,继而打破细胞内部的环境均衡,此时处于细胞外的Na+离子可渗透至细胞内部,所以Na+离子浓度升高可使细胞内部中的渗透压显著增加,继而致使细胞中发生毒性水肿。CT图像显示病灶脑组织密度较正常脑部组织低,同时因发病时间与检查时间不同致使患者病灶变化不显著,所以CT图像显示无异常。此外CT检查对发生于小脑半球与脑干部位的腔隙性脑梗死准确度与敏感度较低,导致CT需要在缺氧、缺血发生24h后方可检查出病灶[3]。MRI技术对细胞毒性及间质性水肿具高敏感性,其加权扩散成像能在发病3h后显示出病灶,而且MRI技术存在高组织性的分辨率,能清晰显示患者病灶组织的脑灰质与脑白质。因机体骨性结构因素,小脑及脑干部位MRI检查结果较CT检查优,MRI扫描能清楚显示病灶的具体部位、个数以及具体情况。关于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有待后期详细分析。
综上所述,对于腔隙性的脑梗死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的检查方法可清晰的将脑组织的病灶情况反映出来,而且核磁共振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明显强于CT检查,为医生的下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陈振雄.CT与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4):67-68.
彭宁,田静.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T 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33-34.
柳惠彬.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7,38(1):3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23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