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乳腺良性与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因出现乳腺肿块接受治疗的患者58例(62个肿块)作为研究对象, 均行超声造影检查, 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良性、恶性肿块的准确情况。结果 58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23例为恶性肿块, 其中, 1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2例为黏液癌, 2例为导管内癌, 1例为湿疹样癌;35例为良性肿块, 其中, 22例为纤维腺瘤, 5例为乳腺增生, 2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5例为乳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1例为神经鞘膜瘤。23例恶性肿块中, 超声造影检出22例(病灶22个), 准确率为95.7%(22/23), 1例导管内癌被误诊为乳腺增生;35例良性肿块中, 超声造影检出34例(病灶40个), 准确率为97.1%(34/35), 其中, 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被误诊为浸润型导管癌。超声造影下, 良恶性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 对乳腺良性与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时, 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理想, 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乳腺;肿块;鉴别;超声造影
乳腺癌是多发于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 对于乳腺癌的防治, 早确诊、早干预是关键, 乳腺癌恶性肿块与良性肿块血管的分布、形态具有差异性。近年来, 临床上逐渐将超声造影应用到乳腺良性与恶性肿块的鉴别中, 超声造影可对乳腺肿瘤微血管灌注分布情况进行明确, 以鉴别出良性与恶性的肿块[1]。为了进一步对乳腺良性与恶性肿块鉴别中应用超声造影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本次研究对5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分析超声造影对良性与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因出现乳腺肿瘤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5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 2018年5月, 均为女性, 年龄35~72岁, 平均年龄(53.5± 6.7)岁;共62个肿块, 其中, 13个位于内上象限, 17个位于外上象限, 14个位于内下象限, 12个位于外下象限, 1个位于乳腺尾区, 4个位于乳晕下区, 1个位于乳头后方, 肿块直径(2.3±1.0)cm。所选患者的良性或恶性肿块均在相关临床检查下明确确诊, 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 研究前与患者进行了沟通, 均同意参与。
1. 2 检查方法 58例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所用仪器为IU Elit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讨频率设置为7.0~12.0 MHz, 机械指数为0.06。所用造影剂为声诺维, 应用前将5 ml生理盐水注入, 进行震荡, 使其成为有微气泡的混悬液。协助患者调整姿势为仰卧位, 对双侧乳房进行充分暴露, 先行常规性检查, 明确病灶具体情况, 如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特点等, 随后叠加彩色与能量多普勒超声, 对病灶内部血流的分布情况进行明确, 对病灶血流最为丰富的切面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将探头模式切换为造影模式, 以团注法经肘部静脉将3 ml声诺维注入, 随后将5 ml生理盐水快速注入, 指导患者进行平静的呼吸, 对病灶增强图像180 s进行动态采集, 对造影表现进行观察, 存盘, 回放, 进行脱机分析。
1. 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①病灶增强情况, 共4级, 没有增强为0级;增强没有周围腺体高为1级;增强与周围腺体接近为2级, 增强比周围腺体高为3级。②对病灶增强具体情况、消退模式进行观察, 观察区分部分与整体增强, 观察边界情况, 观察病灶边界消退的模式。均匀消退:病灶的强度整体进行逐渐消退, 少量点状有持续性增强;不均匀消退:病灶内可见结节状、多线状的持续强化区[2]。③将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 对超声造影检出良性、恶性肿块的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 1 病理学检查结果 58例患者中, 23例为恶性肿块, 其中, 1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2例为黏液癌, 2例为导管内癌, 1例为湿疹样癌;35例为良性肿块, 其中, 22例为纤维腺瘤, 5例为乳腺增生, 2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5例为乳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1例为神经鞘膜瘤。
2. 2 超声造影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 23例恶性肿块中, 超声造影检出22例(病灶22个), 准确率为95.7%(22/23), 1例导管内癌被误诊为乳腺增生;35例良性肿块中, 超声造影检出34例(病灶40个), 准确率为97.1%(34/35), 其中, 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被误诊为浸润型导管癌。
2. 3 良性、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增强情况分析 对造影剂进行注射后, 62个病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 早期无典型症状出现, 常被误诊为良性肿块, 使患者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因此, 对于乳腺癌, 早期发现、确诊极为关键, 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3-6]。而血液供应情况是对乳腺病灶的性质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 实体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 大多会有活跃血管生成这一病理现象出现, 对肿块中的新生血管进行检查, 是对良性与恶性肿瘤进行鉴别与定性的关键, 超声造影检查可以实现这一点[7-10]。
本次研究对超声造影检查在良性、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结果显示, 58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23例为恶性肿块, 其中, 1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2例为粘液癌, 2例为导管内癌, 1例为湿疹样癌;35例为良性肿块, 其中, 22例为纤维腺瘤, 5例为乳腺增生, 2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5例为乳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1例為神经鞘膜瘤。23例恶性肿块中, 超声造影检出22例(病灶22个), 准确率为95.7%(22/23), 1例导管内癌被误诊为乳腺增生; 35例良性肿块中, 超声造影检出34例(病灶40个), 准确率为97.1%(34/35), 其中, 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被误诊为浸润型导管癌。
综上所述, 乳腺肿块患者临床上可积极采用超声造影进行检查, 以明确肿块性质, 从而为早期有效性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淑梅, 郑云慧, 才让卓玛, 等.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参数成像特征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 30(9):778-781.
[2] 刘军, 司芩, 钱晓莉, 等.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对比分析.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6, 21(3):262-266.
[3] 周璇奕, 白建宁, 蒋蓓蕾, 等.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 17(2):132-134.
[4] 王立平, 李开艳, 邓又斌, 等. 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15(7):464-466.
[5] 刘华. 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 14(12):837-839.
[6] 张文, 孙红光.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2, 16(4):359-362.
[7] 杨勇, 吕秀花, 崔光彬, 等. 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 31(7):583-586.
[8] 张晓光, 张小利, 帕丽达·帕尔哈提, 等. 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1): 79-84.
[9] 康小燕. 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典型模式分析及其临床价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24(10):1195-1196.
[10] 钱小霞.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征象研究及临床价值. 安徽医科大学, 2012.
[收稿日期:2018-10-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