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教课堂教学要关注“职业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职业学校的课堂上,特别是在多数科目的讲授型课堂上,我们总是能够观察到这样一幅画面:一部分学生“端庄”地坐着挨过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他们既不睡觉,也不做小动作;既不记笔记,也不翻阅课本;既不举手提问,也不主动发言;既不与老师互动,也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他们静默或呆呆地看着老师和黑板,装作专心听讲或者理解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这些在课堂上把自己“伪装”成认真学习的学生,在德国的“教学论”概念中被称为“职业学生”。当下,在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日趋严厉的教室里,这类“职业学生”似乎越来越多,而在目前普遍的大班化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任课教师对这部分不好不差的“职业学生”往往无暇顾及或者视而不见。在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全育人”和“有效学习”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关注这些“职业学生”,关注其课堂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的真实性问题。
   这类“职业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进入了学习状态,是否在认真听讲,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教學内容,作为一般的任课教师对此很难做出明确判定。我们既不能批评他们没有学习,也不能肯定他们是在认真学习。目前我们对课堂学习及其结果的检验和考评,主要是通过期末的纸笔考试方式来实现的,在这种考核和评价手段不变的条件下,只要这类学生在期末按老师留的考试重点和思考题认真复习记诵,往往就可以取得不错甚至优良的学业成绩。但是,按照现代学习理论主张的学习要求,特别是按照“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标准和要求来评判“职业学生”及其学习行为,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学习存在明显的问题,而且可以断定,这种“认真学习”基本属于“表层学习”和“假性学习”。因此,关注这部分“职业学生”并为其学习赋能,使其学习真正发生,是课堂教学变革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一个新挑战。
   “职业学生”是一个可塑性较强的学生群体,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几项措施为其学习赋能:第一,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机会和时间,为其提供动嘴、动手、动脑、动心的机会,使其进入“手脑心联动”的基本学习状态。第二,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促使其走向深度学习。第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改变表层学习的行为习惯,进入实质性学习状态。<\\Ysc01\d\江苏教育\2019年\职教\2019职教\01\KT1.TIF>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