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价值分析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价值。方法:筛选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180例产妇,按照简单的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盆底肌锻炼,观察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对比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后盆底收缩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观察组Ⅲ级以上肌力人数多于对照组;对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力康复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提高康复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产妇预后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盆底肌力康复;并发症
  产妇妊娠和分娩过程,会造成不同程度盆底功能改变,降低了盆底肌力和产后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各种并发症[1]。产后对盆底肌力进行康复,不仅是黄金时期,而且可通过积极的干预获得满意效果[2]。以往单纯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锻炼效果并不理想,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是更加先进的治疗手段,结合盆底肌锻炼可事半功倍。本文作者分析了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筛选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180例产妇。按照简单的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纳入患者9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29±2.1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6±0.34)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14±2.0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7±0.55)周。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产妇临床资料完整,均选择自然分娩且分娩顺利完成;2)产妇属初产妇;3)产妇有正常的耐受能力和依从性;4)产妇有正常的认知和语言能力;5)产妇分娩后无并发症,无肝肾功能障碍;6)检测产妇的盆底肌力在Ⅱ~Ⅲ级;7)产妇知晓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不能有效配合;精神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有盆腔手术史;存在子宫脱垂病;有尿失禁状况。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产期各项检查及分娩的产妇,产后针对盆底肌力的康复,对照组开展盆底肌锻炼,方法如下:首先对产妇进行宣教,让产妇了解分娩对盆底肌力的影响,知晓积极康复锻炼对盆底肌康复的优势及目的,说明康复重点,告知康复过程要留意的事项,讲解如何高效配合。为产妇创造安静、舒服的康复环境,减少噪声对产妇的的影响,保持康复环境空气新鲜,对产妇的耐受能力、盆底肌机能进行评估,明确产妇的盆底肌力与阴道收缩情况,确定无康复锻炼的禁忌。锻炼时,指导产妇保持平卧体位,指导其处于双腿屈曲且向外张开的状态,教会患者怎样在此过程有节律的呼吸,同时伴随呼吸规律完成肛门收缩运动,首先进行肛门阴道收缩3s并保持呼气,然后放松;连续重复15~30min,每天2~3次或者每天共训练150~200次;告知产妇在锻炼过程减少臀部、腿部肌肉参与运动。每个疗程6~8周,根据患者情况进行1~3个疗程康复训练。
  观察组产妇开展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主要方法:盆底肌锻炼的方法与护理要点和对照组保持一致;治疗前向产妇说明电刺激的作用效果、注意事项与配合要点,提高产妇的配合度,应用PHENIX治疗仪进行干预,治疗前明确产妇不存在炎症与阴道流血状况,提醒产妇排空大小便,完成治疗仪电极消毒工作,之后将电极妥善放置于产妇阴道,由0mA开始,结合产妇反馈灵活调整电流强度,循序渐进的增长,了解到产妇自我感觉到盆底肌肉有明确收缩感且无其他不适,停止调节。告知在治疗过程处于机体自然状态并保持放松,根据治疗仪的反馈信息,指导患者完成盆底肌正确强化训练,并根据治疗开始时不同的盆底肌力与改善情况将训练难度逐渐提升。治疗时间是每次20min,相隔48h进行1次治疗,共治疗30次。注意治疗过程参数调节的合理性,避免参数过度调节损伤盆底肌功能。
  在治疗过程所有产妇均不在接受其他盆底肌干预手段,嘱咐产妇在此期间不要负重、久坐、久蹲,保持规律作息,有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时间。予以饮食、活动等方面指导,提高机体康复效率。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产妇的盆底收缩压。检测治疗3个月后盆底肌收缩时长,并以此判断盆底肌力,即:有5s及以上的盆底肌收缩时长视为Ⅴ级,有4s盆底肌收缩时长视为Ⅳ级,以此类推,3s、2s、1s、0s分别代表Ⅲ~0级。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況。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产妇的盆底收缩压
  治疗前对比盆底收缩压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均上升,治疗前后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比治疗后盆底收缩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治疗结束时两组产妇盆底肌力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Ⅲ级以上肌力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女性妊娠与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的不断发育增长影响,以及分娩发力等容易造成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这主要是在女性妊娠过程,机体为了满足与适应腹内胎儿的成长,其盆底会随着胎儿体质量慢慢增长产生重力牵拉,也会对盆底组织造成一定程度慢性损伤,同时,妊娠过程孕妇体内激素水平有一定程度改变,这也会造成盆底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异常,降低了重力支撑机能,使得支持盆底的组织压力倍增,有韧带松弛状况和局部关节不稳定状况发生,进而增加了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概率[3-4]。有报道指出,我国已婚已育女性存在盆地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这与观念意识等有直接的关系;而产后6周则是改善盆底功能的重要阶段。若在产妇没有对盆底损伤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能诱发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对产妇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5-6]。   帮助产妇在产后进行盆底肌力康复,也是产后医护工作重点。盆底功能锻炼是针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常用的手段,有简单、适用性广的优势,通过指导产妇进行针对性的锻炼,能够强化盆底肌血供,促进神经肌肉兴奋程度,使部分因压迫而存在功能异常状况的神经细胞被唤醒,劲儿恢复盆底肌力;同时能够强化产妇阴道的紧缩程度,提高控尿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7]。但有研究指出,单纯应用盆底功能锻炼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与锻炼过程产妇是否掌握正确动作要领相关,有至少50%的产妇锻炼过程错误的进行臀大肌和腹部肌肉收缩,而无法对盆底肌群做到正确收缩,使得效果受到影响[8]。近年来针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干预手段越来越丰富,以功能锻炼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的康复方案取得了优异的效果。电刺激主要是将电极置入阴道,通过不同频率电流传达至盆底肌肉,使盆底肌群获得强化,相关神经细胞获得唤醒,并促进局部敏感程度提升。生物反馈则是通过以听觉、视觉途径将肌肉较难觉察的生理变化向训练师与患者反馈,让产妇能够确实掌握到肌肉的运动,在其接受反馈质量过程若为满足训练师的要求,则会进行条件性、自动性的电刺激,这样有效结合主动、被动训练,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获得结果:对比治疗后盆底收缩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观察组Ⅲ级以上肌力人数多于对照组;对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证明了两种干预手段对盆底肌力康复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肌力康复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提高康复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产妇预后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獻
  [1] 卢芳芳,周磊清,李琳.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18,18(12):1825-1827.
  [2] 刘馨,邵琳,刘巍,等.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1):2432-2434.
  [3] 贾艳红.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76):76-77.
  [4] 朱曦.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J].双足与保健,2018,(11):1-2.
  [5] 韦秋波.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54):21-22.
  [6] 李红梅.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8):1489-1490.
  [7] 王兆杰.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06(09):119-120.
  [8]刘艾欣.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8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0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