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与安全的系统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青云
【摘要】目的系统地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系统地对比米非司酮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以及血红蛋白变化差异不大。两组均有轻度常见不良反应,但无肝肾损害。因随访时间短,无法评价其长期安全性。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血病人,诊刮+米非司酮疗法效果好,复发少。但因参考文献所限,偏倚风险较大,系统无法对其长期安全性做出评价。
【关键词】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安全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30-01
围绝经期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围绝经期女子因卵巢功能衰退,排卵功能出现异常,因缺少孕激素导致增殖的内膜分化不成熟,最终致使内膜生长异常,引发月经失调。高危年龄层为45-55岁,主要症状为无规律性的子宫出血,易并发贫血、继发感染等,情况严重者出现休克。
目前,米非司酮已普遍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等。它是合成类固醇,有明显的抗孕激素特性,但其对功血的治疗应用还不成熟。本文主要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1一般资料
随机对照试验,无发表限制,病人根据是否使用米非司酮进行分组。米非司酮治疗纳入标准:①疗前1年无其他激素治疗史;②无相关禁忌证;③疗前诊刮结果显示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④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出血;⑤肝肾功能、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含量正常。
2方法
2.1治疗方法观察组:进行诊断性刮宫后,服用米非司酮,2片研末(25mg/片),每天睡前服用10mg,共分5次送服,2-6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进行诊断性刮宫后,服用其他性激素。两组病人其他治疗措施均相同。
2.2疗效判定①治愈:子宫无出血,或仅有少量周期性出血;②好转:阴道出血量明显降低,经期缩短且月经量减小;③无效:阴道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改变不明显;④复发:停药后,阴道再次无规律性出血。以治愈+好转记为有效,以复发统计复发率。
2.3观察指标治疗的有效率与复发率,治疗前后病人的性激素水平、并发症等。性激素6项检查时间分别为服药前与停药后。同时检查记录治疗前后病人子宫内膜增殖情况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
2.4检索与资料筛选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NKI、CBM、万方数据等,根据纳入标准予以文献筛选,排除重复文献。
2.5统计学方法用Cochrane系统做Meta分析,进行风险评估。无统计学异质性,即P>0.1,I2>50%时,效应模型选固定型,反之选用随机型。P<0.05标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4讨论
4.1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米非司酮结构与孕酮相似,对孕酮受体有很好的亲和力,但无孕酮的活性。它可以刺激下丘脑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从而影响FSH、LH等性激素的分泌,还能直接作用垂体,使性激素分泌受抑。从而米非司酮可使机体延迟排卵,诱使黄体溶解,降低病人雌孕激素含量。系统纳入的文献结果也表明,相对于用药前,疗后病人的E2及P水平均明显降低。
4.2疗效分析本系统结果表明:使用诊刮+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效率高,其症状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此疗法复发率低,而在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血红蛋白等变化上,两组病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米非司酮只对功血治疗效果显著,而在性激素的调节,子宫内膜增殖的抑制以及贫血改善等方面不具优势。
4.3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共25篇文献报道并发症。两组病人存在轻度潮热、恶心、皮疹、厌食等症状,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以缓解或消失,且无一例出现肝肾损伤。这可能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所致。另外纳入文献报道的用药疗程基本在2个月到半年,且随访时间不长,对长期使用米非司酮是否会导致副作用无法予以评价。故其安全性尤其是长期安全性有待深入考察,本系统评价无法做出判定。
4.4系统评价质量此次系统评价计入的40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质量均不高,对经期长短以及阴道出血量多少的判定也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选择性偏倚的高能性很高,结果的可靠性不高。
总之,本系统评价存在局限性,虽然结果显示,诊刮+米非司酮的疗效要比传统的诊刮+性激素治疗好,也有相关药理学理论做支撑,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影响,偏倚风险较大,研究的可靠性受到影响,且无法对长期使用米非司酮的安全性做出合理评价,使结果对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病人的指导作用受限。
参考文献
[1]陈金梅.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观察.中国健康月刊,2010,29(10):170-171.
[2]曾麟,杨昱.米非司酮与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1):60-62.
[3]王颖.米非司酮与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性功血的疗效比较.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39-141.
[4]张淑增,胡捷.米非司酮与甲地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比较.医药论坛杂志,2010,31(5):26-28.
[5]李静,李幼平.不断完善与发展的Cochrane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9):742-7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419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