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桂华

  摘 要 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模式的教学,造成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甚至是厌恶学习。为改变学生目前学习状态,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亟需语文教师转变作业观,合理分层设计作业,以实现学生快乐学习、终身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分层设计 核心素养 巩固基础 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7.06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tratified Desig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Assignments
  ZHANG Guihua
  (Wuwei No.10 Middle School, Wuwei, Gansu 733000)
  Abstract Due to the Long-stand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tudents' interest in Chinese learning has been gradually reduced, some even begin to hate learning Chinese.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learning state of students and realiz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t is urgent for Chinese teacher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homework assignment and reasonably design assignments in different level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appy learning.
  Keywords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hierarchical design; key competencies; the consolidated foundat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作業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终极目标的落脚点。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合理设计语文作业,以形成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作业改革势在必行,分层设计具有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在新课标下,进行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材施教原则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们的圣人先贤所推广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完善。即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以挖掘学生最大潜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并未做到因材施教,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或阻碍学生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1)语文作业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常见的语文作业形式是抄一抄(课后的读读写写)、完成课后练习题、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做教辅用书。教师布置作业以抄写为主,这样繁琐的作业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毫无意义,久而久之让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2)作业内容偏重于教辅用书,作业量大。教师为了省力,不仅常常把配套的教辅用书作为一成不变的要求学生完成的主要作业内容,而且在布置作业时总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3)语文作业布置统一划一,讲究“齐步走”、“一刀切”。学生的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趣味性、创造性、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被扼杀,怎会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建构起个人的思维,形成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呢?   由此看来,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必须提高合理分层布置作业的认识,赋予它新的内涵,让语文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创新探究学习的乐园。
  我第一次尝试分层作业是在上完七年级语文第一篇课文《春》后,我设计的作业是:(1)将课文中你认为较难的字词带拼音写两遍。(2)回家后给家长大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3)摘抄1-2处你喜欢的语段并赏析。(4)仿照朱自清的《春》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运用各种修辞写一段描写春天的文字。(5)背诵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词1~2首。(6)阅读林斤澜或老舍的《春风》,体会两篇文章写景及写法的不同。
  这六项作业看起来名目繁多作业量很大,我把它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三类,学困生完成第一、第二题,中等生根据实际完成三项内容,优等生完成三项内容。学生完成情况出乎我的意料,每个学生都表现积极,主动完成全部作业。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切感受到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轻松主动完成并获得成功体验,作业分层设计势在必行。
  2 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可操作性
  2.1 学生分层
  按照学生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各因素将学生分为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学生自己选择,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定位。
  2.2 将作业量按学生实际情况分层
  学困生基础知识薄弱,因此要增加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减少有难度的作业。比如完成上面的一至三项内容就完成作业,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爱好兴趣再选一项完成就得优。优等生基础好,对教材内容领会掌握较快,教师要给予优等生以充分的信任,让他们从简单重复的作业练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做一些综合性、有创造性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的题型。至于中等生的作业量,则介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这些学生的提升空间很大,他们可在上述内容中自行选择。
  作業量的布置按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让各类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创新发展。
  2.3 将作业难度按学生实际分层
  学生学习能力有个体差异,我们应该因材施教,设计难易程度有别的作业可以分为巩固基础知识作业、拓展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
  (1)学困生作业难度要降低,确保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语文的基础作知识,无非就是字词的掌握、能有感情的朗读、对于课文内容能理解大意。这些作业难度较小,后进生通过完成作业,就会获得成功体验,这样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爱上学习,为向中等生的转花打好基础。
  (2)中等生作业要有一定难度,尽量布置能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布置作业时,要让他们在确保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可以通过有难度作业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比如案例中的四、五两项作业。
  (3)优秀生要拔高难度,努力实现自身的探究创新发展目标。优等生基础扎实,对知识的领悟能力较强,不必让他们在繁琐基础作业堆中徘徊,要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自由发展。比如上面的第六项作业优等生必须完成,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同时,还可找类似的写景的散文进行大量阅读。总之,教师的作业设计要依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有度,要设计出能够适应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扎实有效的作业,让每位学生各得其所。
  2.4 以学生为本,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除了要设计适当、适度的作业,教师还应放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这就是说要布置一定量的开放型作业。比如:自主探究性作业、课外拓展延伸作业、能够学以致用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的练笔作业。教师设计作业思路要广,内容要丰富,形式要不拘一格。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学习的自主能力。
  激励后进生找到自信,通过一些简单易做的题型的完成,比如适当设计课外拓展延伸作业,如案例中第五题。这样逐步开阔学困生视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中等生更要设计能够挑战自我,有利于体现个性发展的作业,就是既源于书本知识,又能够体现个人思想见解观点的作业。如案例中的三、四题,像这样的赏析、仿写作业,有利于中等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发挥自身优点(中等生往往思维活跃见解独到)这时教师给予鼓励评价,就有利于他们转变学习态度,逐步转化为优等生。
  放还优等生作业自主权。如探究性作业、加强实践训练的作业,就是源于课本知识之上的综合性练习和想象发挥性的作业。由于优等生智力水平较强、功力深厚,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多做一些综合性作业。如案例中的第六题,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走出课堂进入文学天地,广泛阅读,积累素材,感受领悟不同作者在情感上、主题上、写法上的不同。真正还优等生自由的发展空间。较好地培养优等生的创造精神,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迈向更高的知识境界。
  教学中我力主实践分层作业教学模式,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爱上学习,不仅牢固了基础,又提升了能力,获得了快乐的体验,真是教学中的制胜法宝。
  总之,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亟需转变传统作业设计观念,随时根据各类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好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合理分层布置作业。教师的作业设计要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又要突出实践,调动积极探索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既要遵循原则抓基础,更要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触类旁通,整体提高。老师们下了功夫,学生们就会摆脱传统应试作业的束缚,发展个性、提升能力,走上快乐学习的旅程,就会在作业中找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 王荣升,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20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