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在二外日语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不断地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混合式教学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创新性、持续性的新思路。混合式教学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本文基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特点、微信的显著优势和二外日语课程的教学现状,论述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民族地区;微信;混合式教学;二外日语课程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9-0192-02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混合式教学充分把传统教学优势和网络化学习优势结合起来,以手机为载体的网络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智能手机可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了零碎时间。混合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多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可以持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一、民族地区高校学习环境特点
民族地区主要指以少数民族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对于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来说,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等都会影响校园的整体学习环境,其中图书馆的建设,对于大学生来说影响非常深远。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高校的图书馆在资源、服务等方面发展缓慢,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信息更新意识薄弱、服务方式陈旧、信息技术设备落后、资金物资短缺、建筑空间狭小等方面[2]。图书馆没能发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职能,没能更好实现自身的最优价值。
其次,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民族地区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学习问题日趋严重,民族地区高校更为明显。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大多为本地学生,大多数来自各民族地区的乡镇和偏远山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受社会经济背景、家庭文化背景、人口学背景等条件的制约[3],表现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二、微信的功能和特点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款聊天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地发送语音、文字、图片和视频,并且支持多人群聊,是一款全新的、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便捷沟通工具[4]。自微信问世以来,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并在学生中快速普及。微信具有几个显著优点:操作方便、内容形式丰富、优秀的统计、便捷的管理后台等。
三、二外日语课程特点
第一,课时少。我校的二外日语只开设一年,每学期54学时,每周四节课,共108个学时。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压力大,学习内容繁重,仅依赖课堂时间想学好日语是不够的。
第二,教材陈旧。我校选择的教材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之所以选择这套教材,因为这套教材是许多高校考研的指定参考书,便于学生考研复习,同时这套教材也是国内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日语教材,本教材相比其他教材具有诸多优点,如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如内容陈旧老套、语法逻辑凌乱、系统性不强、课外阅读文章少等[5]。此教材自2005年4月出版以来,已经整整过去十四个年头了,在这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教材中的内容和话题显得尤为陈旧老套。
四、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6]。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获取不再单纯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计算机的实用性、高效性、便捷性已几乎被所有人认可和接受。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可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可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混合式教学的优点是把网上学习的灵活性、资源丰富性与课堂教学面对面的人文性、教师引导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习具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为培养出富有创造性个性和独立自主的大学生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五、混合式教学在二外日语课程中的案例分析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包括微信平台建设与维护、课堂教学与微信平台良好衔接、反馈评价机制的建立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模式[7]。下面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第7课“李さんは毎日コーヒーを飲みます”为例。
(一)微信平台的建设与维护
课前,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相关预习资料,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地明白学完第7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其次针对第7课,需要了解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在文化中学习语言和理解语言。学生对日本文化极其感兴趣,推送的相关文化知识,点击阅读的次数是最多的。在没有采用混合式教学之前,虽然教师有提醒请同学们课后查阅书籍、文献、网络,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但收效甚微,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过分依赖教师。对于第7课,教师课前需花大量时间筛选相关文化知识推送到微信群,供大家阅读,如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日本人的购物习惯、上班族的生活习惯等,提到日本的饮食习惯就不得不推送日本比较有名的寿司、生鱼片等文化知识。再次是推送课文的相关音频、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料。期间遇到任何的疑难都可以通过微信给老师或同学发出求助信息。
(二)课堂教学与微信平台良好衔接
在课前,同学们通过微信平台把课文的文化知识和单词、课文都已经进行了学习,在日语课堂上,教师能更合理地利用时间、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现,利用课堂时间用于朗读和背诵课文,效果良好,高校里虽提倡早读,但持之以恒的学生不多。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把学生能做、会做的部分,通过微信让学生自主完成,在课堂上,可更高效地利用时间,达成教学目标。
(三)建立良好反馈评价机制
督促学生复习,巩固课文单词和句型成为课后复习的重点,要求学生用本课的单词和句型造句,例如本课很重要的语法助词“を”的用法,同学们在微信群里以接龙的形式,把感兴趣的短语写出来,同学在接龙中,能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同時遇到疑难问题时,同学间相互帮助,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寻求教师的引导。微信平台学生的活跃程度可作为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之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活跃性。混合式教学法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学习资源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学生中智能手机已全面普及,其中微信也是人人都在用、都会用。基于二外日语课程的特点,混合式教学为日语教学注入了新的能量,由此而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智慧窗,但在高度信息化时代,要使学生有效筛选和高效利用网络上的信息,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勇.“互联网+”背景下以专业为导向的混合式日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03):145-148.
[2]祁兴兰.民族自治区高校图书馆现状及发展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0):17-23+75.
[3]刘培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孟召坤,张杭.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04):36-42+62+80.
[5]杨耀录.关于《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材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307-309.
[6]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13-24.
[7]庞丽莉,宋卫菊,谢家烨,王星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3):1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9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