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考耐力项目训练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将耐力跑项目列入中考的必考项目后,引起家长、学校、学生的高度重视,如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必须从根源分析其原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通过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喜欢跑步,喜欢上耐久跑课。
关键词:耐久跑;中考;兴趣;训练
以前刚开始听到了同行、学生、家长不同的声音,都一致认为耐力跑项目内容单调,训练也比较枯燥,也担心安全问题,教学中学生也有逆反情绪。存在老师不想教,学生不爱练,家长说随便的一种现象。当今年我校体育中考结束后,我想这三年来我的改革是富有成效的,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学习。
我从初一开始就做了一个三年规划,制定好各年级的学习内容和练习方法及其目标。把一些心理训练法运用到平时练习中,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调节学生的练习情感,对以前那些片面地追求大运动量或大强度跑步练习法加强改进。我在期初让学生自由活动两节课,看看学生喜欢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和个别学生的特长,大部男生只会选篮球,女生只会选跳绳。然后就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工作和体育运动项目的介绍等。在进行系统的上课,当时提到跑步时,大家都显得一脸不高兴,当说要做游戏时,大家都满脸笑容,所以后来我就从游戏入手,将田径的大部分内容都纳入游戏当中,也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那就是先要完成我的必学内容,然后老师可以陪他们一起运动和做游戏,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必然高涨。
后来我慢慢发现学生不爱跑步的主要原因:第一:以前老师在耐久跑的组织教学中教法缺乏创新,课堂练习比较枯燥,乏味,大多采用绕操场跑的练习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第二:学生的自身方面,中学生意志力不坚强,独生子女多,怕苦怕累。第三:学生之间确实存在个体差异,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那对学生缺乏公正、公平,长期下去影响心理情绪。第四:练习环境,耐久跑都是在田径场进行,在沿海受天气影响,冬天风沙大,夏天气温高,所以使大部分学生兴趣下降,在内心产生不满情绪。所以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安排耐久跑单元教学,尽量安排在春秋时节。
初一我从学生兴趣下手,初二则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然后慢慢引入大量的小强度、活动范围较大的游戏,主要是以有氧为主,通过走、跑相结合方式进行练习。例如:“超越领跑法”“嫦娥奔月”“合作跳绳”等一系列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当中提高有氧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练习,如跨步改成学生跳步游戏等,学生的腿部力量改在沙地做“斗鸡”游戏等,上肢力量改为实心球“打靶”游戏等。每个班都培养一个集体项目,尽量能做到全员参与。例如,二班、三班爱打篮球,一班、四班爱踢足球,师生一起互动,有奖有罚,一节课下来,学生滿脸笑容,满头大汗,十分开心。两年过后,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很多,运动能力也加强了不少,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也得到了深化。在初三,针对耐久跑我做了三件事:
一、 技术训练
传统的做法可能老师在初一就开始技术训练,讲呼吸、步幅、步频和节奏等。我认为,学生跑400米都难以坚持下来,你和他谈技术,那根本就是无用功。只有让学生在有充足的体力情况下,能跑完全程,再去谈技术,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技术训练时,应注意几点:
1. 技术训练应贯彻到整个训练过程,学会合理的途中跑技术,上、下肢的配合,正确的呼吸,合理的跑步节奏,将技术训练融入各种内容的练习中去。
2. 技术训练要与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动作速率和力量)结合起来,抓住技术原理和个人的特点,创造地启发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保持在中等强度中进行。
二、 速度、耐力训练
在耐久跑中,速度的表现形式有:绝对速度,表现为30—60米的加速跑;相对速度,表现为“短翼项”速度,如800米有400米速度,1500米要有800米速度等。操作方式上,我们可以采用跑的专门练习:30—100米的加速跑,接力跑;60—200米的重复跑、变速跑;其他各种速率练习和速度性游戏等。
耐力训练包括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训练,一般耐力训练我们在前两年通过中等强度跑、慢跑、综合循环练习和耐力性游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初三重点就是专项耐力训练,专项耐力是由速度和一般耐力结合而成的,它是决定耐久跑成绩的主要因素,主要手段:①长时间或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②短于或略长于专项距离的重复跑;③等距离或不等距离的变速跑;④等距离的比赛等。男生以800—1200米,女生以400—600米为主,进行阶段性的重复跑或比赛练习。
三、 心理训练
中考项目800和1000米,其实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及格是很容易的。但在耐久跑之前,学生的心情一般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压抑感,心理负担较重,早早地认为它是一个艰苦的训练项目,就产生了厌乏的感觉,精神就疲倦了,所以老师事先要让学生了解课的内容,并使学生明白为何要进行这样训练的道理、事前使学生在情感上能够接受这种艰苦的训练,并愿意为之努力。一般采用“自我暗示法”:借助自己内心的语言,通过默念思维的想象,按一定的想象模式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同时,结合运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学生自己的思想力求超脱、避开紧张的气氛,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总之,学生不喜欢耐久跑是一种普遍现象,教师必须从根源分析其原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通过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喜欢跑步,喜欢上耐久跑课。要改变传统的“耐力=跑步+跑步”观念,充分挖掘耐力素质的锻炼方法,提高课堂选择性和趣味性,促进耐力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毛振明,杜晓红,于素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体育与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