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霍红岩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无论哪一学段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几乎都是教学工具的标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有诸多的优势,本文将对这些优势做出简单分析,并浅谈当前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合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有效融合
一、 引言
信息技术可谓是教学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当前教学几乎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这种普遍且大范围的应用,也让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在和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很多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都是形式大于意义和内容。不仅没能帮助到教学效果提升,还使教学过程变得复杂、形式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既要知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同时又要避免出现形式化的问题,做到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
二、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优势
(一)实现课文的情景化
信息技术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播放图、音、视频,这个功能可以很简单且有效地改变语文课文的“形象”。比如当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某处风景的时候,虽然语言的魅力,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那处风景的美丽。但若是通过信息技术直接将真实的图片呈现出来,相信小学生会有直观的视觉享受和感触,进而更直观地了解文字中的描述。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构建各种情景也很有帮助。比如教师想在课堂上设计一出简单的舞台剧,视频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排练,投影幕能帮助舞台剧呈现各种情境,音频可以配出各种背景音乐和配音。这样一来,语文课堂就能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音频、舞台剧的随意切换,教学形式和内容更为丰富。
(二)使语文教学空间得到拓展
语文和很多学科之间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学科。若能使语文教学空间得到拓展,小学生将能得到更多与语文相关的知识与应用能力。在没有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虽然也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语文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但联系的范围和内容有限。信息技术可以打破这种局限性,比如挖掘更多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点,通过网络和其他学校实现网络互动,通过直播的形式更直观且真实地,带领学生去看到他们难以通过书本看到的风景与事物,这对提升小学生语文素质与格局帮助很大。
三、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一定的形式化
虽然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教学,但形式化也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比如,小学语文教师会将信息技术作为改革语文教学的标志,认为自己有没有创新教学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运用了信息技术。更多时候,信息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炫耀”的工具。这导致两者的融合多是形式上的融合,停留在表面上,更像是走了一次改革教学的形式。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将课文中描述的画面,通过图片播放出来之后,并不会真的关注小学生看到这张图片后的感受。更多的时候,只是播放了图片,给学生实践观看,然后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形式化的应用,并不能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作用发挥出来,自然也就难以真的帮助到小学语文教学。
(二)运用的过于泛滥
任何一个教学方式,当它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且无时无刻都在被运用后,都有可能会出现运用泛滥的情况。尤其信息技术正处于被提倡運用的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几乎用它替代了一切教学行为。比如完全抛弃传统的黑板,所有的板书都通过PPT来呈现;知识点的讲解全部采用微课或微视频,在课堂上几乎和小学生没有任何情感交流;只关注信息技术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很少关注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信息技术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教学中的深度发展。
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关注融合形式,也关注反馈和结果
在两者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实现全过程的融合。以最简单的识字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生字以更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学习时,教师的注意力不能只停留在电子屏幕或操作台上,而是应该在学生身上。比如观察学生在看到图片或视频后的表情,是开心,是皱眉,还是觉得无趣等等。通过小学生表情和行为上的反馈,去了解当前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合运用教学。比如教师放出一张各种“一”的照片后,小学生虽然刚开始眼前一亮,但随之目光就变得呆板起来。这可能说明色彩鲜明、有趣的图片让小学生感受了短暂的兴趣,但因为之后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几乎没有,导致他们认为教师懒得跟他们进行更多情感交流。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关注小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后,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比如小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的生字,只是简单记住,还是对生字有更多的理解。在应用信息技术后,课堂氛围是开放、有趣,还是安静、无趣。通过最终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和课堂情况,去判断每次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否则,最终小学语文教师很有可能只是通过信息技术,以一种自认为有趣和有效的方式,将“一”这个生字呈现给了学生。但小学生并没有接收到教师所认为的有趣,课堂氛围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沉静,教学效果也没有想象中得到质的提升。
(二)基于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进行融合
小学语文教师对两者的融合,绝不是简单的加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信息技术,要实现语文教学中的更多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这些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尝试用信息技术,让小学生了解更多,具备更多的品质。比如除了拜师之外,还可以呈现更多孔子事迹,通过分析孔子的每一个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古圣先贤的思想和做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就可以在学习结束后,留一段时间和学生一起反省自身:今天是否认真地学习了语文知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是否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真的做到了言行一致?将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行动结合到一起。通过直观的视频刺激小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改善自己的缺点。 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升华小学生的语文思想,比如在学习《北京亮起来了》《望天门山》等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除了将北京亮起来了的画面播放出来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更多相关视频,比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升国旗片段;纪录片《航拍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片段。让小学生真实地了解现在的北京和祖国,北京不只亮起来了,而且会常亮不灭,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了。通这些大片,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等。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功能,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提升自身的思想行为,使之具备诸多与语文相关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只背过几篇语文课文。
(三)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学习的自由化,当前电子书包已经逐渐在教学中普及,这对教师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卢沟桥》这一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一个线上小游戏,在小游戏中让小学生去自学: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出题,小学生则五人一组通过电子书包去答题,以10分钟为时限,计算每一个小组内的答题情况。每一道题目都不是简单的问答题,而是需要小学生自己去探索的題目。比如通过电子书包去搜索卢沟桥事变的背景、结果;将课文中的多音字找出来,并自己寻找这些多音字的另外一个含义等等。基于《卢沟桥》这篇课文中的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连接更多信息的特性,让小学生自己去探索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课外知识点。这样一来,信息技术就不再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成了小学生自主探索更多新知识的方式。小学生从最初的看信息技术,转变为用信息技术。这一角度的转变,能够充分地将小学生的自学意识激发出来。小学语文教师再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索作业,相信小学生会更喜欢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了解更多未知世界。
五、 结语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是改变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无论当前还是未来,都必然会在教学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清它可以为教学带来哪些优势,在与教学融合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在清晰的意识中,不断创新和深入两者的融合。真正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各种优势,改变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式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D].山东大学,2018.
[2]陈静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马秀丽.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4]王丽娥.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64.
[5]边菁玉.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J].学周刊,2018(25):157-158.
作者简介:
霍红岩,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5072.htm